傳播國學經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古之君民者棺棵,仁義以治之”閱讀答案及翻譯

作者:佚名 古詩詞考題 來源:網(wǎng)絡

古之君民①者楼咳,仁義以治之,愛利以安之烛恤,忠信以導之母怜,務除其災,思致其福缚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苹熏。身已終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币喧,其人事審②也轨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問于李克曰:“吳之所以亡者杀餐,何也干发?”李克對曰:“驟戰(zhàn)而驟勝。”武侯曰:“驟戰(zhàn)而驟勝史翘,國家之福也枉长。其獨以亡冀续,何故?”對曰:“驟戰(zhàn)則民罷驟勝則主驕以驕主使罷民然而國不亡者必峰,天下少矣洪唐。驕則恣,恣則極物吼蚁;罷則怨桐罕,怨則極慮。上下俱極桂敛,吳之亡猶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歿于干隧也溅潜。”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术唬,有改動)

【注釋】①君民:統(tǒng)治百姓。②審:弄明白滚澜。

9.下列各組句子中粗仓,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愛利以安之\衣食所安 B.忠信以導之\欲信大義于天下

C.魏武侯之居中山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D.吳之所以亡者\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10.用三條“/”給文中劃線的句子斷句。(3分)

驟 戰(zhàn) 則 民 罷 驟 勝 則 主 驕 以 驕 主 使 罷 民 然 而 國 不 亡 者

11.吳國為什么會滅亡设捐?本文闡述了怎樣的治國之道借浊?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3分)

參考答案

9.D(A.安定\養(yǎng)生 B.誠信\通“伸”萝招,伸張 C.居住\處于 D.……原因)

10.驟戰(zhàn)則民罷/驟勝則主驕/以驕主使罷民/然而國不亡者蚂斤。

11.吳國屢戰(zhàn)屢勝(1分),導致君驕民疲槐沼,國君放縱而百姓怨恨(1分)曙蒸。闡述了君王應該仁愛治國、造福百姓的治國之道(1分)岗钩。

【參考譯文】

古代當君主的人纽窟,用仁和義治理百姓,用愛和利使百姓安定兼吓,用忠和信引導百姓臂港,致力于為民除害,想著為民造福视搏。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于天下的原因审孽。他們自己雖然去世了,可是后世蒙受他們的教化如同神靈一般浑娜,這是因為他們對人世間的各種事情實行的準則經過認真審察瓷胧。

魏武侯當中山君的時候,向李克問道:“吳國之所以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回答說:“是因為屢戰(zhàn)屢勝棚愤。”武侯說:“屢戰(zhàn)屢勝搓萧,這是國家的福分杂数,吳國卻偏偏因此滅亡,這是什么原因呢瘸洛?”李克回答說揍移,“多次作 戰(zhàn)百姓就疲憊,多次勝利君主就驕傲反肋。用驕傲的君主役使疲憊的百姓那伐,這樣國家卻不滅亡的,天下太少了石蔗。驕傲就會放縱罕邀,放縱就會用盡所欲之物,疲憊就會怨恨养距,怨恨就會用盡巧詐之心诉探。君主和百姓都達到極點,吳國被滅亡還算晚了呢棍厌。這就是夫差之所以在干隧自刎的原因肾胯。

關鍵詞:“古之君民者,仁義以治之”閱讀答案及翻譯

相關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古之君民者仔拟,仁義以治之”閱讀答案及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