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xué)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柳宗元《箕子碑》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作者:佚名 古詩詞考題 來源:網(wǎng)絡(luò)

柳宗元《箕子碑》

【原文】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圣惠勒,三曰化及民赚抡。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于世纠屋,故孔子述六經(jīng)之旨涂臣,尤殷勤焉。

當(dāng)紂之時售担,大道悖亂赁遗,天威之動不能戒,圣人之言無所用族铆。進死以并命岩四,誠仁矣,無益吾祀哥攘,故不為剖煌。委身以存祀,誠仁矣献丑,與亡吾國末捣,故不忍。具是二道创橄,有行之者矣箩做。是用保其明哲,與之俯仰妥畏;晦是謨范邦邦,辱于囚奴;昏而無邪醉蚁,聵而不息燃辖;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難也网棍。及天命既改黔龟,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為圣師氏身。周人得以序彝倫而立大典巍棱;故在書曰“以箕子歸作《洪范》”,法授圣也蛋欣。及封朝鮮航徙,推道訓(xùn)俗,惟德無陋陷虎,惟人無遠到踏,用廣殷祀,俾夷為華尚猿,化及民也窝稿。率是大道,叢于厥躬谊路,天地變化讹躯,我得其正,其大人歟缠劝?

嗚乎潮梯!當(dāng)其周時未至,殷祀未殮惨恭,比干已死秉馏,微子已去,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脱羡,武庚念亂以圖存萝究,國無其人,誰與興理锉罐?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帆竹。然則先生隱忍而為此,其有志于斯乎脓规?

唐某年栽连,作廟汲郡,歲時致祀侨舆,嘉先生獨列于易象秒紧,作是頌云。

【注釋】

①本文是為箕子廟寫的碑文挨下∪刍郑箕子是殷紂王的叔父,封于箕臭笆。

②蒙:蒙受叙淌。難:危難秤掌。

③隤:墮落。

④明夷:《周易》卦名鹰霍。明指光明机杜;夷,傷衅谷,指光明受到損傷,比喻君子遭難退隱似将。意思是說箕子能韜晦获黔,在艱難之中,善于應(yīng)對在验,保持正直的品德玷氏。

⑤彝倫:天地人的常理。

⑥《洪范》:《書經(jīng)》中的一篇腋舌。洪盏触,大;范块饺,法赞辩。是箕子向周武王陳述的“天地之大法”。

⑦厥:其授艰,他的辨嗽。躬:身。

⑧殄:盡淮腾,絕糟需。

⑨稔:莊稼成熟,這里指“積滿”谷朝。

⑩武庚:紂王之子洲押。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尤殷勤焉 殷勤:熱情而周到

B.大道悖亂 悖亂:荒謬混亂

C.是用保其明哲 是用:用是,因此

D.與之俯仰 俯仰:周旋應(yīng)付

2.下列各組句子中圆凰,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昏而無邪杈帐,隤而不息

②青,取之于藍送朱,而青于藍

B.①乃出大法娘荡,用為圣師

②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

C.①以箕子歸驶沼,作《洪范》

②諸侯以公子賢炮沐,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D.①其有志于斯乎

②其皆出于此乎

3.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符合作者觀點的一組是(

①進死以并命 ②委身以存祀 ③保其明哲回怜,與之俯仰 ④晦是謨范大年,辱于囚奴 ⑤昏而無邪换薄,隤而不息 ⑥昏而無邪,隤而不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不審時度勢翔试,只是拼死進諫轻要,于事無補,這種行為并不值得提倡垦缅。

B.箕子身處亂世冲泥,卻能忍辱負重,建功立業(yè)壁涎,作者對他表示了極大的推崇凡恍。

C.在作者看來紂王的罪惡還沒有達到極點,武庚考慮到國家的危難而發(fā)奮圖存怔球,只要比干嚼酝、微子這樣的人還在,商朝還是有希望復(fù)興的竟坛。

D.作者寫這篇碑文是以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闽巩,借贊美箕子寄托了自己的信念和抱負。

5.把文中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担汤。

(1)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涎跨;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漫试。

(2)及封朝鮮六敬,推道訓(xùn)俗,惟德無陋驾荣,惟人無遠外构,用廣殷祀,俾夷為華播掷。

(3) 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审编。

【參考答案】

1.A(殷勤:經(jīng)常,多次)

2.C(A項“而”都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歧匈,卻垒酬;B項“乃”:于是,就件炉;C項的①“以”:與勘究,和②“以”:因為;D項“其”:大概)

3.D

4.C

5.(1)大凡偉大人物的道德斟冕、功業(yè)有三個方面:第一種是堅持正義口糕,敢于蒙受危難;第二種是建立法度磕蛇,傳授給圣明的君主景描;第三種是推行仁德十办,教化百姓。(2)等到他被封到朝鮮超棺,他又推行仁義向族,教化世人,提倡道德棠绘,親近百姓件相,因而擴大了殷人享受祭祀的范圍,使夷族接受了中原文化氧苍。(3) 這本來是人事中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啊适肠。

【參考譯文】

大凡偉大人物的道德、功業(yè)有三個方面:第一種是堅持正義候引,敢于蒙受危難;第二種是建立法度敦跌,傳授給圣明的君主澄干;第三種是推行仁德,教化百姓柠傍。

殷朝有一位仁人叫箕子麸俘,他完全具備這三種道德、功業(yè)從而屹立在人間惧笛。所以孔子論述“六經(jīng)”的要旨从媚,對他特別關(guān)切,多次提到患整。在紂王的時代拜效,常理正道,都被搞得荒謬混亂了各谚,上天用各種災(zāi)害表示威怒紧憾,不能警戒他;圣人的言論昌渤,完全不被采用赴穗。像比干那樣,拼死進諫膀息,與商王朝同命運般眉,真算得上“仁”了,但對王朝沒有好處潜支,所以箕子不愿意這么做甸赃。像微子那樣,托身給周朝毁腿,從而保存商王朝的祭祀辑奈,也真算得上“仁”了苛茂,但這等于參與了滅亡自己王朝的行動,所以箕子不忍心這么做鸠窗。這兩條道路妓羊,都有人走了。因此箕子采取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稍计,跟紂王周旋躁绸;他隱藏起自己的正確主張,忍受著作囚徒的恥辱臣嚣。時代黑暗净刮,卻不走邪路,世道墮落硅则,他卻奮斗不息淹父。所以,《易》經(jīng)上寫道:“箕子在遇到危難時善于應(yīng)付怎虫。”這便是“堅持正義暑认,敢于蒙受危難”。等到天命已經(jīng)改變大审,百姓回到了正常軌道蘸际,箕子便獻出治國大法,因此成為圣明君主的老師徒扶,周朝人因而能夠順應(yīng)天地人的常理粮彤,建立國家的重要法典。所以姜骡,在《書》經(jīng)上寫道:“武王滅商與箕子一道歸來导坟,創(chuàng)作了《洪范》。”這便是“建立法度圈澈,傳授給圣明的君主”乍迄。等到他被封到朝鮮,他又推行仁義士败,教化世人闯两,提倡道德,親近百姓谅将,因而擴大了殷人享受祭祀的范圍漾狼,使夷族接受了中原文化。這便是“推行仁德饥臂,教化百姓”啊逊躁。所以這些偉大的道德、功業(yè)隅熙,都集中到他一個人身上稽煤;在天地變化的時代核芽,自己保持了正道。這應(yīng)該算一個偉大人物吧酵熙!

唉轧简!當(dāng)周朝還沒有建立,商朝還沒有滅亡匾二,比干已經(jīng)死了哮独,微子已經(jīng)走了的時候,假如紂王還不到惡貫滿盈便自己死了察藐,他的兒子武庚繼位皮璧,考慮到國家的危難而發(fā)奮圖存,國家沒有賢人分飞,誰跟武庚一道來復(fù)興治理呢悴务?這本來是人事中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啊。那么譬猫,箕子勉強忍耐并且這樣做惨寿,大概是對這種情況有所期望吧!

唐朝某年删窒,在汲郡修了箕子廟,逢年過節(jié)祭祀他顺囊。我欽佩他能單獨被寫進《易》象里肌索,就作了這篇頌。

【譯文二】

一般說來特碳,偉大人物立身處世的原則有三個方面:一是受危難仍能保持正直的品德诚亚;二是將治理天下的法典傳授給圣明的君主;三是使人民受到教化午乓。殷朝有位賢人叫箕子站宗,確實具備這三方面的德行而在世上立身行事,因此孔子在概述“六經(jīng)”的要旨的時候益愈,對他特別重視梢灭。

在殷紂王那時候,大道背棄蒸其,政治混亂敏释,天威顯示不能加以制止,圣人的教誨毫不起作用摸袁。犧牲生命以便維護天命國運钥顽,確實是一種“仁”德,只是不利于家族的延續(xù)靠汁,因此箕子不去這樣做蜂大;委身降順以便保存自己宗廟的奉祀闽铐,確實也是一種“仁”德,只是參與滅亡自己的國家奶浦,故而他也不忍心去做兄墅。上述這兩種辦法,已經(jīng)有這樣做的人了财喳。因此他便保持自己清醒的頭腦察迟,隨順適應(yīng)這混亂的世道;隱藏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耳高,在囚犯奴隸中受屈辱扎瓶;貌似糊涂卻不去做邪惡之事,形同柔弱而卻自強不息泌枪。故而在《易》中說概荷;“箕子能做到韜晦。”這就是蒙受危難而能保持正直的品德啊碌燕。等到天命更改了误证,人民得到了公正和安定,于是便獻出治國的大法修壕,因此成為圣君的老師愈捅,使周朝的人們能根據(jù)這些法則來調(diào)整倫理道德。創(chuàng)立典章制度慈鸠。故而在《書經(jīng)》中說:“因召回了箕子而寫成了《洪范》蓝谨。”這便是將治理天下的法則傳授給圣明的君主啊。等到被封在朝鮮青团,推行道義來訓(xùn)化民俗譬巫,使德行不再鄙陋,人民不再疏遠督笆,以便發(fā)展推延殷朝宗緒芦昔,使外夷變?yōu)槿A夏,這便是使人民受到教化巴拗住咕缎!所有這些崇高的品德,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料扰,天地變化發(fā)展锨阿,自己能獲得其中的正“道”,難道不是偉大的人嗎记罚?

笆睢!當(dāng)那周朝的時運尚未到來,殷朝宗廟的香火還沒滅絕末早,比干已經(jīng)死掉烟馅,微子也已離去,假如紂正做惡還不算多而自己死去然磷,武庚能為暴亂而憂慮并力圖保存社稷郑趁,國中要是沒有箕于這樣的人,誰和武庚一起使國家復(fù)興并加以治理呢姿搜?這也是人事發(fā)展的一種可能性啊寡润。這樣來看箕子能忍辱含屈到這種地步,莫非正是在這方面有所考慮嗎舅柜?

唐朝的某一年梭纹,在汲郡修建了箕子的廟宇,逢年遇節(jié)便祭祀他致份。我敬慕先生被特別地列為《易經(jīng)》中的卦“象”变抽,便寫了這篇頌。

賞析:

《箕子碑》是為祠廟中的箕子廟寫的碑文氮块。紂王無道绍载,箕子勸諫不從,反遭迫害滔蝉,卻能忍辱負重击儡,建立功業(yè),作者對他表示了極大的推崇和同情蝠引。作者以偉大人物三個標(biāo)準(zhǔn)“正蒙難”阳谍、“法授圣”、“化及民”為評價箕子的出發(fā)點立肘,依次展開論述,彰揚箕子的人品名扛、功業(yè)谅年,也表達了對自己、對一切仁人志士的勉勵肮韧。

《箕子碑》碑文中融蹂,柳宗元先鮮明地提出了品德高尚的人立身處世的三個要點,然后逐條用人物的行為來加以闡述:要蒙受苦難弄企、堅守正道超燃;把法典傳授給明君;將教化施及人民拘领。文章高度贊頌了箕子既忠貞又富有智慧意乓,忍辱負重,輔助圣王建立國家典章制度约素,推崇教化治理人民的重大業(yè)績届良。結(jié)尾說到隱忍圖存笆凌,指出了箕子的本意,表示了對箕子的崇敬心情士葫。

《箕子碑》也反映了作者政治處境和心情概況乞而。作者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集團,實行政治革新而獲罪慢显,被貶滴到荒遠的邊郡為官爪模,它的遭遇與古代賢者箕子的遭遇是有類似之處的。因此荚藻,這篇碑文是以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磊的屋灌,是借贊美箕子來寄托自己的信念和抱負的。所以文章雖以議論為主鞋喇,但行文中卻蘊含著深厚的感情和無限的感慨声滥。

《箕子碑》脈絡(luò)清晰,對人物評價中肯到位侦香,是一篇經(jīng)典作品落塑。

關(guān)鍵詞:箕子碑

相關(guān)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xué)經(jīng)典推薦

柳宗元《箕子碑》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古詩國學(xué)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guān)于本站免責(zé)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xué)夢 版權(quán)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