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挎峦;數(shù)罟不入洿池香追,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坦胶,材木不可勝用也透典。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顿苇,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峭咒。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纪岁。五畝之宅凑队,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幔翰;雞豚狗彘之畜漩氨,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导匣。百畝之田才菠,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贡定,可以無饑矣赋访;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缓待,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蚓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旋炒,然而不王者步悠,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瘫镇,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鼎兽,人死,則曰:‘非我也铣除,歲也谚咬。’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尚粘,兵也’择卦?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秉继。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祈噪。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尚辑。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辑鲤。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15.下列劃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那么 B.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有以:有什么辦法
C.王何必曰利必:必然 D.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遺:丟棄
答案:15.C A “必”的意思是“一定”。
16. 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B.兵刃既接腌巾,棄甲曳兵而走
C.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D.青遂填,取之于藍铲觉,而青于藍
答案:16.B 其他三個是轉(zhuǎn)折關(guān)系澈蝙,B為修飾關(guān)系。
17. 下列語句從句式角度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 申之以孝悌之義
C. 何以利吾國 D.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答案:17.C A撵幽、B灯荧、D三項都是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C為賓語前置盐杂。
18.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逗载。(9分)
(1) 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链烈,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厉斟。 (4分)
2)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强衡,兵也擦秽。”(3分)
(3) 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2分)
18.(1)(2) 略
(3) 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國家就危險了!
關(guān)鍵詞:寡人之于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