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坑赡,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烙如、持家治業(yè)的教誨,是先輩留與后人的智慧寶典毅否。家訓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誡子侄周成王的誥辭亚铁,自此綿延數(shù)千年,中國傳統(tǒng)家訓精深宏富螟加,是中國家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徘溢,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巨大財富捆探。
家訓是中華民族的巨大財富
一然爆、姬旦《誡伯禽書》
作者周公旦(約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徐许,稱周公。相傳他制禮作樂卒蘸,建立典章制度雌隅,被尊為儒學奠基人。
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缸沃,無求備于一人恰起。
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
走如馬趾牧,不與馬爭走;
智如士检盼,不與士爭智。
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翘单,榮;
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吨枉,益。
譯文:親戚故人沒有發(fā)生嚴重過失哄芜,就不要拋棄他貌亭。不要對某一人求全責備。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认臊,也不會與牛競爭力的大小;即使飛跑如馬圃庭,也不會與馬競爭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會與士競爭智力高下失晴。德行廣大者以謙恭的態(tài)度自處剧腻,便會得到榮耀;聰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態(tài)度處世,你將獲益良多涂屁。
賞析:《誡伯禽書》講的是謙虛謹慎的美德书在。即使貴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拆又,也是因為遵循了這些品德蕊温。不知謙遜從而招致身死國喪袱箱,桀紂就是這樣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
謙虛謹慎
二义矛、司馬談《命子遷》
司馬談(約公元前165-公元前110年)发笔,西漢時史學家,漢武帝時任太史令凉翻,司馬遷之父了讨。
且夫孝,始于事親制轰,中于事君前计,終于立身。
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垃杖,此孝之大者男杈。
譯文:孝道可分成三個階段,幼年時期便是承歡膝下调俘,事奉雙親;到了中年伶棒,便要從事奉父母延伸到事奉君王,藉以為國家盡忠彩库,為民眾服務肤无。到了老年,就要檢查自己的身體和人格道德骇钦,沒有缺欠宛渐,也沒有遺憾,最終圓滿于立身行道眯搭,這才是孝道的完成窥翩。通過揚名后世來顯耀父母,這才是最大的孝道鳞仙。
賞析:司馬談學富五車鳍烁,所以他后來做了漢武帝的太史令,通稱太史公繁扎,掌管天時星歷幔荒,還職掌記錄,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獻梳玫。司馬談在臨死的時候爹梁,拉著兒子司馬遷的手,邊哭邊囑咐提澎,這就是司馬談的《命子遷》姚垃。司馬談希望自己死后,司馬遷能繼承他的事業(yè)盼忌,更不要忘記撰寫史書积糯。司馬遷不負父親之命訓掂墓,最終寫出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看成,名垂青史君编。有人甚至說,沒有司馬談的《命子遷》川慌,就沒有司馬遷的《史記》吃嘿。
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
三、諸葛亮《誡子書》
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梦重,字孔明兑燥,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蜀漢丞相琴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降瞳、軍事家,更是中國人心目中智者的化身蚓胸。
夫君子之行挣饥,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赢织。
非淡泊無以明志亮靴,非寧靜無以致遠馍盟。
夫?qū)W須靜也于置,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贞岭,非志無以成學八毯。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瞄桨。
年與時馳话速,意與日去,遂成枯落芯侥,多不接世泊交。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柱查,是這樣進行修養(yǎng)鍛煉的廓俭,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jié)約來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品德唉工。不把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研乒,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學習必須靜心淋硝,才識需要學習雹熬,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闯捎,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乳怎。沉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褊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秸妥,意志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于是漸漸枯零凋落抗蠢,大多不能融入社會薛躬,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后悔)哪來得及!
學習必須靜心 才識需要學習
四僧界、諸葛亮《誡外甥書》
夫志當存高遠侨嘀,慕先賢,絕情欲捂襟,棄凝滯咬腕,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葬荷,惻然有所感;去細碎涨共,廣咨問,除嫌吝宠漩,雖有淹留举反,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強毅扒吁,意不慷慨火鼻,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雕崩,永竄伏于凡庸魁索,不免于下流矣。
譯文:一個人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盼铁,追慕先賢粗蔚,節(jié)制情欲,去掉郁結(jié)在胸中的俗念饶火,使幾乎接近圣賢的那種高尚志向鹏控,在你身上明白地體現(xiàn)出來,使你內(nèi)心震動肤寝、心領(lǐng)神會当辐。要能夠適應順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驗醒陆,擺脫瑣碎事務和感情的糾纏瀑构,廣泛地向人請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緒。做到這些以后寺晌,雖然也有可能在事業(yè)上暫時停步不前世吨,但哪里會損毀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擔心事業(yè)會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堅毅呻征,思想境界不開闊耘婚,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無為陆赋,永遠混雜在平庸的人群之中沐祷,就會難免淪落到下流社會,成為沒有教養(yǎng)攒岛,沒有出息的人赖临。
賞析:《誡子書》和《誡外甥書》分別是諸葛亮為告誡其子諸葛瞻和其外甥龐渙所作。諸葛亮46歲才得子諸葛瞻灾锯,他很喜歡這個兒子兢榨,希望兒子將來能成為國家棟梁。諸葛亮有兩個姐姐顺饮,二姐所生子叫龐渙吵聪,深得諸葛亮喜愛。諸葛亮常年征戰(zhàn)兼雄,政務纏身吟逝,但仍不忘教誨兒輩,他寫給諸葛瞻和龐渙的兩封家書可以說各有側(cè)重赦肋,《誡子書》強調(diào)了“修身學習”的重要性块攒,《誡外甥書》則闡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修身學習
五金砍、歐陽修《歐陽永叔集》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局蚀,字永叔麦锯,號醉翁恕稠、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扶欣、文學家鹅巍。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料祠、參知政事骆捧,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髓绽。累贈太師敛苇、楚國公。后人又將其與韓愈顺呕、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枫攀。與韓愈括饶、柳宗元、蘇軾来涨、蘇洵图焰、蘇轍、王安石蹦掐、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技羔。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卧抗,不知道藤滥。”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社裆,而猶不害為玉也超陆。人之性,因物而遷浦马,不學时呀,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晶默。
譯文:玉不雕琢谨娜,就不能制成器物;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磺陡。然而玉這種東西趴梢,有它永恒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磨制作成器物币他,但也還是玉坞靶,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蝴悉,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fā)生變化彰阴。因此,人們?nèi)绻粚W習拍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尿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賞析:歐陽修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對他的教育很嚴格庆杜。為節(jié)減開支射众,母親用蘆葦、木炭作筆晃财,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歐陽修認字叨橱。歐陽修在家訓中希望兒子能繼續(xù)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并從書中學會做人的道理。
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
六罗洗、瑯琊王氏家訓
瑯琊王氏嘉裤,我國古代頂級門閥士族,晉代四大盛門“王謝袁蕭”之首栖博,素有“華夏首望”之譽稱屑宠。《二十四史》中記載仇让,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典奉,瑯琊王氏共培養(yǎng)出了以王吉、王導丧叽、王羲之卫玖、王元姬等人為代表的35個宰相、36個皇后和36個駙馬以及186位文人名仕踊淳。
夫言行可覆假瞬,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迂尝,孝之至也;兄弟怡怡脱茉,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過乎讓:此五者垄开,立身之本琴许。
譯文:言行能一致,是信的極點;把美名推讓給別人而自己承擔過失溉躲,是德的極點;傳播好名聲使親人顯赫榜田,是孝的極點;兄弟和樂,宗族歡欣锻梳,是悌的極點;在財物面前沒有比謙讓更好的了:這五條箭券,是立身的根本。
賞析:以信為首疑枯,以行達信辩块,開門施教,貴在待人神汹。王氏家訓把處理好人與人的關(guān)系放在首位庆捺,把“信”作為立身處世的第一要務古今。這摒棄了“死讀書”關(guān)門式的教育方式屁魏,教育后人走出家庭,誠信地與人交往捉腥。
以信為首
七氓拼、《包拯家訓》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縣)人桃漾,北宋名臣坏匪。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譽撬统。
后世子孫仕宦适滓,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恋追,不得葬于大塋之中凭迹。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苦囱。
譯文:包拯在家訓中說道:“后代子孫做官的人中嗅绸,如有犯了貪污財物罪而撤職的人,都不允許放回老家;死了以后撕彤,也不允許葬在祖墳鱼鸠。不順從我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孫后代羹铅。”
賞析:包拯以公廉著稱蚀狰,剛直不阿,執(zhí)法如山职员。他在晚年為子孫后代制定了一條家訓造锅,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廉邑,豎于堂屋東壁哥蔚,以詔后世。”“珙”者即包拯的兒子包珙蛛蒙。包拯的這則家訓是他生前對子孫的告誡糙箍,并讓其子包珙鐫刻在石上,豎于堂屋東壁牵祟,以照后世深夯。這寥寥數(shù)字,凝聚著包公的一身正氣诺苹、兩袖清風咕晋,足為世人風范。
兩袖清風
八收奔、司馬光《家范》
司馬光(1019年-1086年)掌呜,字君實,號迂叟坪哄,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质蕉,世稱涑水先生势篡。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模暗、文學家禁悠,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為人母者兑宇,不患不慈碍侦,患于知愛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敗子”隶糕。愛而不教祝钢,使淪于不肖,陷于大惡若厚,入于刑辟拦英,歸于亂亡,非他人敗也测秸,母敗之也疤估,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霎冯,不可悉數(shù)铃拇。
譯文:當人母親不擔心她不慈祥,擔心的是過于溺愛而不知道教導他們沈撞。對于母輩慷荔,司馬光認為:慈母之所以敗子,關(guān)鍵在于愛而不教缠俺,只是過分的寵愛和溺愛显晶。小則使兒女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壹士,不知稼穡之艱磷雇,不曉生計之難;大則使兒女們?nèi)涡怨滦校活櫨V紀躏救,無法無天唯笙,以至于做出不忠不孝、喪盡天良的事盒使,到頭來身入囹圄崩掘,身首異地,成為社會上的渣滓和罪人少办。
賞析:司馬光自己說苞慢,《家范》比《資治通鑒》更重要。他說;欲治國者凡泣,必先齊其家枉疼。就研究立身處世和處理復雜的身邊矛盾而言皮假,《家范》確實重要且實用⌒猓現(xiàn)代人需要從古訓中汲取智慧骂维,做一個“世事練達”之人。
世事練達
九贺纲、陸游《放翁家訓》
陸游(1125年—1210年)航闺,字務觀,號放翁猴誊,漢族潦刃,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懈叹、史學家乖杠、愛國詩人。
后生才銳者澄成,最易壞事胧洒。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墨状,不可以為喜也卫漫。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肾砂,訓以寬厚恭謹列赎,勿令與浮薄者游處。自此十許年镐确,志趣自成包吝。不然,其可慮之事源葫,蓋非一端漏策。吾此言,后生之藥石也臼氨,各須謹之掺喻,毋貽后悔。
譯文:才思敏捷的孩子储矩,最容易學壞感耙。倘若有這樣的情況,做長輩的應當把它看作憂慮的事持隧,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即硼。一定要經(jīng)常加以約束和管教,讓他們熟讀儒家經(jīng)典屡拨,訓導他們做人必須寬容只酥、厚道褥实、恭敬、謹慎裂允,不要讓他們與輕浮淺薄之人來往损离。就這樣十多年后,他們的志向和情趣會自然養(yǎng)成绝编。不這樣的話僻澎,那些可以擔憂的事情就不會只有一個。我這些話十饥,是年輕人治病的良藥窟勃,都應該謹慎對待,不要留下遺憾逗堵。
賞析:陸游一生極其重家庭教育秉氧,寫了大約二百首有關(guān)教育子女的家訓詩⊙殉樱《放翁家訓》是陸游的一部家訓專著汁咏,此書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約寫于其四十四歲時垦藏,后一部分約寫于其八十歲左右梆暖。《放翁家訓》在宋代的家訓中有一定的地位掂骏,此書結(jié)合陸游自己的切身經(jīng)驗寫成轰驳,故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獨特發(fā)人深省之處,其中最突出的思想是教育子孫要繼承清白家風弟灼,做清白人级解,專心耕讀,做鄉(xiāng)中君子田绑。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