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xué)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從漢高祖到乾隆帝 歷代帝王如何祭孔

作者:中國孔子基金會 國學(xué)知識 來源:網(wǎng)絡(luò)

  祭孔沿革

從漢高祖到乾隆帝 歷代帝王如何祭孔

  漢高祖幸魯祭孔圖

  作為國家行為的祭孔禮制可以追朔到二千五百多年的春秋時代甜害。公元前479年,孔子辭世球昨。此年尔店,魯國國君魯哀公就開始祭孔,并稱孔子為“尼父”主慰。首開帝王祭孔的是漢高祖劉邦嚣州。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過魯河哑,以太牢(豬、牛龟虎、羊)祀孔子璃谨,并詔諸侯、公鲤妥、卿佳吞、將、相至郡棉安,先謁廟而后從政底扳。劉邦不但開后世帝王祭孔之先河,而且開了后世帝王令地方長官上任前先謁孔廟后從政之先河贡耽。

  漢明帝劉莊子于永平二年(59)下令“學(xué)校皆祀圣師周公衷模、孔子,牲以犬”(《后漢書?禮儀志上》)蒲赂,這是國學(xué)阱冶、郡學(xué)祭祀孔子之始。劉莊又于永平八年(65)親臨辟雍滥嘴,以太牢致祭孔子木蹬。永平十五年(72)劉莊至魯,幸孔子故里若皱,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镊叁。

  此后尘颓,歷代帝王或身臨,或派員到曲阜和太學(xué)祭孔晦譬。久而久之疤苹,祭孔形成了一種國家禮制行為二、八月的第一個丁日(上丁)在孔廟舉行祭孔大典蛔添,這就是“丁祭”痰催。后來,祭孔又多了一個“舞”(舞蹈)迎瞧,祭孔典禮逐步正規(guī)化夸溶、程式化,有孔凶硅、樂缝裁、舞三部分組成∽闵穑孔子誕辰日(陰歷八月二十七日)捷绑,這一天祭孔儀式最為隆重,既是家族的大典氢妈,也是國家的大典粹污。祭孔大典的程序、規(guī)格首量、主祭陪祭官員壮吩、祭品等由朝廷頒定。整個祭典是在朝廷欽定的樂舞中進行的加缘。

  禮制規(guī)格

  古代中國的祭祀規(guī)格鸭叙,《周禮》作了如下描述:“天子八佾,諸侯六拣宏,大夫四沈贝,士二。”佾是古代樂舞的行列勋乾。八佾就是八行八列六十四人宋下,六佾就是六行六列三十六人,依次類推辑莫。

  歷史上的祭孔規(guī)格有兩種杨凑,一種是中祭,另一種是大祭摆昧。

  中祭規(guī)格始于南朝?宋的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撩满,祭孔規(guī)格定為“以上公之禮,舞用六佾,設(shè)軒懸之樂伺帘,樂陳三面“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昭躺,朝廷規(guī)定祭孔用“軒懸三樂”、“六佾之舞”伪嫁,并行“三獻禮”领炫。明成化以前,祭孔屬諸侯的規(guī)格张咳〉酆椋籩豆各十件,舞用六佾(舞人的行列)脚猾〈邢浚孔廟當時屬中祀(太廟為大祀,因為太廟是天子的宗廟龙助,行事天之禮)砰奕。明成化以后,祭孔用大祀提鸟,但無明文規(guī)定军援。直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清廷才明文規(guī)定升祭孔為大祀。

  大祭與中祭的不同之處非常多称勋。有三點是最主要的:一是根據(jù)禮儀胸哥,大祭用八佾舞,舞生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赡鲜。中祭用六佾空厌,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蝗蛙。二是大祭時皇帝及皇帝成員親臨蝇庭。中祭則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主祭醉鳖。三是建筑規(guī)格不同捡硅。

  清乾隆時,孔廟祭儀規(guī)定有六種:

  一盗棵、釋奠壮韭。這是唐宋以后專行于曲阜孔廟的一種祭儀。每年四次纹因,每季的仲月(二喷屋、五、八瞭恰、十一月)上丁日舉行屯曹,所以叫“丁祭”。國子監(jiān)和州縣孔廟每年只春秋仲丁二祭。

  二恶耽、月朔釋菜儀密任。每月初一(朔日)舉行,較為簡單偷俭,只行一獻禮浪讳。

  三、月望行香儀涌萤。每月十五日(望日)在大成殿淹遵、崇圣祠、啟圣殿负溪、家廟舉行透揣。

  四、歲時常祭儀笙以。是孔氏家祭淌实,每年七次在家廟、崇圣祠舉行猖腕。

  五拆祈、告祭儀。如衍圣公家中有事倘感,奉祝文告于家廟的一種祭儀放坏。同歲時常祭儀。

  六老玛、祭中興祖儀淤年。五月二十九日,中興祖孔仁玉(五代亂世蜡豹,孔子四十二代孫孔光嗣遇害麸粮,光嗣獨子孔仁玉恢復(fù)文宣公爵位,使孔子祀事綿延不斷镜廉,所以弄诲,孔組尊孔仁玉為中興祖)。主要祭儀為從家廟迎出孔鯉娇唯、孔伋齐遵、孔仁玉神主至詩禮堂,行三獻禮(神主即木制牌位)塔插。

從漢高祖到乾隆帝 歷代帝王如何祭孔

  清代祭孔大典木板圖

  祭孔禮儀

  祭孔禮儀或稱祭孔典禮梗摇。它的專用名稱叫做“釋典禮”。釋想许、奠均為陳設(shè)伶授、呈獻之意断序,指的是在祭典中,陳設(shè)音樂糜烹、舞蹈逢倍,以及呈獻牲(三牢)酒、果景图、蔬菜等祭品较雕,以表對孔子的尊崇。祭孔禮儀分為:迎神挚币、初獻亮蒋、亞獻、終獻妆毕、撤撰慎玖、送神等六部分。

  迎神笛粘,就是請出孔子及四配的牌位趁怔,由主祭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進香,行三拜九叩禮薪前,樂奏昭平之章润努。歌詞為稱頌孔子生前的功德。其文是:大哉孔子示括,先覺先知铺浇,與天地參,萬世之師垛膝,祥征麟紱鳍侣,韻答金絲,日月既揭吼拥,乾坤清夷倚聚。

  整個過程,用六佾或八佾的樂舞凿可,演奏金聲玉振惑折,古樸悠揚的韶樂,吟唱孔子德侔天地矿酵、道貫古今的頌詞唬复。如曲阜孔廟在元代祭孔的祭文中有:“尚資神化矗积,祚我皇元”全肮,“闡我皇風(fēng),四海永清”的頌詞棘捣。從中可以看出辜腺,祭孔一方是出自對孔子的敬仰,但最重要的是為皇權(quán)服務(wù)的政教合一。

  初獻评疗、亞獻测砂、終獻是整個祭孔活動中的主體部分,由主祭(一人)百匆,陪祭(二人)分三次把酒類砌些、蔬菜、肉類加匈、干鮮果品等祭品奉祀到孔子像前存璃,“三獻”分別奏宣平、秩平雕拼、敘平之章曲纵东,用六佾舞。月臺上站立三十六名舞生啥寇,身穿藍色長袍偎球,頭戴黑色平頂方角帽,腳蹬皂鞋辑甜。舞分文舞衰絮、武舞兩班,每班又分兩組磷醋,每組八人岂傲,相對而立。武生在前子檀,右手執(zhí)戚镊掖,左手執(zhí)干;文生居后,右手執(zhí)羽褂痰,左手執(zhí)龠亩进,在八音齊備的樂器伴奏中,舞生跳起祭孔樂舞缩歪,每一舞蹈造型代表一個字归薛,舞姿剛勁舒展,具有古典美匪蝙。

  撤撰主籍,樂奏懿平之章。

  送神是祭孔禮儀的最后一部分逛球,樂奏德平之章千元。歌詞為:鳧澤峨峨,洙泗洋洋颤绕,景行行止幸海,流澤無疆祟身。聿昭祀事,祀事孔明物独,化我蒸民袜硫,育我膠癢。

  祭孔的六個樂章高度評價了孔子偉大的一生挡篓,歌頌了他那博大精深的儒學(xué)思想和對整個社會文明的教化作用婉陷。

  祭孔活動的主祭官、陪祭官官研、樂生憨攒、舞生、歌生共二百多人阀参,身著清朝服飾肝集,神情肅穆,禱告虐誠蛛壳,整個場面莊嚴典雅杏瞻,有置身于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氛圍之感。

  清代太廟祭祀

  清末衙荐,即1906年捞挥,孔子升為大祀。祭孔與祭太廟忧吟、祭天地等同砌函,祭祀也達到了國家最高禮制,可謂登峰造極溜族。清代太廟祭祀讹俊,是為大祀。其主要活動有時享煌抒、告祭仍劈、袷祭等。

  時享即“四孟時享”寡壮。它源于古人感慨時序的交替贩疙,隨氣溫變化,而追懷故去親人况既,按季節(jié)所舉行的祭祀这溅。是所謂“因時變,致孝思棒仍,故備三牲黍稷品物以祭”悲靴。清承舊制,于順治元年九月規(guī)定:每年春降狠、夏对竣、秋、冬四季之孟月(第一月)榜配,由皇帝親詣太廟祭祖(如有事可遣官代祭)否纬。

  告祭:凡登基、上尊號蛋褥、萬壽临燃、大婚、冊立皇后烙心、親征膜廊、加上尊謚、冊立貴妃淫茵、靈柩奉安地宮爪瓜、凱旋等國之大事,皇帝皆親詣太廟中殿告祭或遣官于后殿告祭匙瘪。

  袷祭:意為合祭铆铆,它是清代皇家特有的太廟祭祀活動。每年除夕前一日丹喻,皆將太廟后殿供奉的遠祖四帝后之神牌薄货,與中殿自太祖以下亡故諸帝后之神牌同合于前殿祭祀。

  據(jù)《欽定皇朝文獻通考》載碍论,順治帝在位十八年谅猾,“時享”太廟親行二十八次,自順治十六年始行“袷祭”親行二次;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鳍悠,“時享”太廟親行八十二次税娜,“袷祭”親行三十二次;雍正帝在位十三年,“時享”太廟親行三十次藏研,“袷祭”親行十一次;自乾隆元年至五十年巧涧,乾隆帝“時享”太廟親行六十六次,“袷祭”親行四十九次遥倦。

  清代帝王之所以頻繁地親詣太廟祭祀谤绳,不僅是仿效漢文化“敬天法祖”,更主要是以此加強與漢文化的融合袒哥,為江山社稷永固缩筛,來祈求神佑,祈求得到祖宗神靈的庇護堡称。清代還廢除了祧廟制度瞎抛,自太祖以下諸帝神主永不遷毀,世世供奉却紧,而不是完全依照古制“親盡則祧”桐臊。

  對待祖先神靈應(yīng)像對待人生一樣胎撤,正所謂“事死如事生”。

關(guān)鍵詞:國學(xué)知識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xué)經(jīng)典推薦

從漢高祖到乾隆帝 歷代帝王如何祭孔

古詩國學(xué)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guān)于本站免責(zé)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xué)夢 版權(quán)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