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桓溫

魏晉詩人

桓溫(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谋国,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龍亢鎮(zhèn))人载矿。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權臣闷盔,譙國桓氏代表人物弯洗,東漢名儒桓榮之后,宣城內史桓彝長子逢勾。后獨攬朝政十余年牡整,操縱廢立,有意奪取帝位溺拱,終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而令聲望受損逃贝,受制于朝中王謝勢力而未能如愿∑人ぃ桓溫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錫沐扳,但因謝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實現(xiàn)句占。死后謚號宣武沪摄。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為“宣武皇帝”纱烘。

桓溫詩詞作品
桓溫古籍名句
主要成就
[挑錯/完善]

軍事

西平巴蜀

東晉政權地處上江下游杨拐,若欲長治久安,必須依賴上游的巴蜀地區(qū)擂啥。只有上游可靠哄陶,下游才會安全。蜀滅于魏哺壶,孫吳遂難自保屋吨,“一片降幡出石頭”,東晉不可不鑒山宾。巴蜀地區(qū)戰(zhàn)略地位重要离赫,則消滅成漢政權也就勢所必然。

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塌碌,桓溫率軍西征,并于次年(347年)三月攻克成都旬盯,逼降成漢末代皇帝李勢台妆,隨即又平定李勢舊部鄧定、隗文的反叛胖翰。成漢政權割據蜀地四十四年接剩,至此而亡。西征的勝利萨咳,不但使桓溫威名日盛懊缺,也為日后的北伐行動提供了穩(wěn)固的后方,增強了國力。

北伐中原

永和十年(354年)鹃两,桓溫北伐前秦遗座,兵鋒直指霸上,逼得前秦皇帝苻健退守長安內城俊扳。永和十二年(356年)途蒋,桓溫進兵河南,在伊水擊敗羌帥姚襄馋记,收復舊都洛陽号坡。但他太和四年(369年),桓溫北伐前燕梯醒,一直打到枋頭宽堆,距前燕國都鄴城只有二百多里,還收復了淮水以北的廣大地區(qū)茸习,可惜最終以失敗告終畜隶。

桓溫三次北伐是王導“克復神州”口號的付諸實踐,恢復了部分失地逮光,打擊了氐族代箭、羌族、鮮卑族的統(tǒng)治者殘暴統(tǒng)治涕刚,并以實際行動支持了北方各族人民的反壓迫斗爭嗡综,這些是符合當時中原人民愿望的。

政治

疏陳七事

桓溫在進行北伐的同時杜漠,深感朝廷“外難未弭极景,內弊交興”,曾提出著名的《七項事宜疏》:

抑制朋黨驾茴,杜絕因政見不同而相互傾軋盼樟;

合并、裁撤冗余的官職锈至;

重視機要政務晨缴,對公文案卷的處理要限制時日;

明確長幼之禮峡捡,獎勵忠實击碗、公正的官吏;

褒獎懲罰们拙,應與事實相符稍途;

繼承、遵守古制砚婆,弘揚學業(yè)械拍;

選派史官,編修晉書

推行土斷

東晉朝廷渡江以來坷虑,對北來流民采取優(yōu)待政策甲馋,并設置大量的僑州郡縣(僑州、僑郡猖吴、僑縣)予以安置摔刁,稱為僑人。僑人的戶籍稱為白籍海蔽,不算正式戶籍共屈,也不負擔國家的賦役。世族地主利用特權党窜,蔭庇大量流民拗引,侵占良田,逃避賦役幌衣。自咸和年間起矾削,東晉政府開始實行土斷,撤銷僑置郡縣與僑籍豁护,通過清查戶口讓僑民入當地戶籍哼凯,同時擔負課稅與徭役,以穩(wěn)定國家稅收楚里。

興寧二年(364年)三月初一(庚戌日)断部,桓溫受命主持土斷,史稱“庚戌土斷”班缎。他不斷土斷僑居人戶蝴光,對世族貴戚隱占人口也進行糾查,對隱匿戶口的予以懲處达址。彭城王司馬玄因違禁藏匿流民五戶蔑祟,被下廷尉問罪。僅會稽郡便“亡戶歸口三萬余口”沉唠。這次土斷卓有成效疆虚,使僑戶上籍納租,限制了士族特權满葛,增加了政府租稅調役的來源径簿,還大大提高了東晉的經濟與軍事實力,為太和四年的伐燕之戰(zhàn)纱扭,以及后來的淝水之戰(zhàn)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提拔人才

東晉是典型的門閥政治儡遮,世族門閥完全壟斷中央政權乳蛾。九品中正制成為門閥貴族仕進、升遷和壟斷政治的工具,進一步確立了“舉賢不出世族肃叶,用法不及權貴”的政治準則蹂随,導致了“貴仕素資,皆由門慶因惭,平流進取岳锁,坐至公卿”的現(xiàn)象。高門士族世代擔任高官美職蹦魔,寒門地主則無進升之階激率。但桓溫卻能夠招納士人、任賢使能勿决,他主要:

尋訪隱逸之士:兩晉時期乒躺,很多志士仁人修身自保,“藏聲江海之上低缩,卷跡囂氛之表”嘉冒。僅據《晉書·隱逸列傳》記載,桓溫便曾先后推薦咆繁、拜訪孟陋讳推、譙秀、瞿硎先生玩般。

辟舉寒門士人:車胤的父親只是一名郡主簿银觅,但因學習刻苦,能辨識義理壤短,得到桓溫所重设拟,被辟為從事。

重用中級士族子弟:習鑿齒只是荊楚鄉(xiāng)豪出身久脯,卻因“博學洽聞纳胧,文筆著稱”,被桓溫辟為從事帘撰。

敬重高門士族中賢達而有才干的人:謝安是晉代名相跑慕,出身謝氏高門,早年隱居不出摧找,桓溫數次征召核行,終于將他請出,加以重用蹬耘。此外芝雪,袁宏、顧愷之等人皆是高門出身综苔,都曾得到桓溫的器重惩系。

對新征服地區(qū)位岔,從“行陣”、“亡虜”之內提拔賢良:桓溫平蜀后將成漢舊臣王誓堡牡、王瑜抒抬、鄧定、常璩等人辟為參軍晤柄。

書法

桓溫工書法擦剑,長于行草,字勢遒勁芥颈,有王羲之惠勒、謝靈運之余韻,有《大事帖》傳世浇借。唐代竇臮所著《述書賦》捉撮,收錄有晉代六十三位書法家,其中便有桓溫妇垢。明代陶宗儀的《書史會要》也將桓溫列入其中巾遭。

桓溫軼事典故編輯 桓溫入峽之嘆

桓溫率軍征蜀,進入三峽闯估,看到陡峭的山壁好像懸掛在天上灼舍,翻騰的波濤迅猛飛奔,不禁嘆息道:“既然要做忠臣涨薪,就不能做孝子骑素,有什么辦法呢?”他的意思是做忠臣就不能貪生怕死刚夺。

金城泣柳

桓溫第二次北伐時献丑,途經金城(僑瑯琊郡郡治,今江蘇句容北)侠姑,看見自己早年擔任瑯琊內史時栽種的柳樹已經有十圍那么粗壯创橄,感慨道:“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莽红!”他攀著樹枝妥畏,捉住柳條,不禁泫然淚下安吁。

斥責袁宏

桓溫北伐經過淮泗時醉蚁,與屬下僚屬登上船樓,遙望中原鬼店,感嘆道:“神州淪陷网棍,中原化為廢墟,王衍等人難逃罪責妇智±溺瑁”袁宏卻道:“國家命運本來就有興有廢捌锭,又怎能說是王衍等人的過錯呢÷奚樱”桓溫聞言色變,道:“我聽說從前劉表有一只千斤重的大牛拉盾,吃的草料豆餅十倍于常牛桨菜,但載重走遠路,還不如一只羸弱的母牛捉偏。魏武帝進入荊州倒得,就把它殺了犒勞軍士∝睬荩”他是將袁宏比作大而無用的劉表牛霞掺。滿座賓客無不駭然。

自比劉琨

桓溫自認為雄姿英發(fā)讹躯,常以劉琨自比菩彬。他曾在北方得到一個老婢,曾是劉琨的家伎潮梯。老婢一見桓溫骗灶,便潸然淚下,道:“您長得很像劉司空秉馏“业”桓溫大喜,連忙整理衣冠萝究,問她哪里像免都。老婢答道:“臉龐很像,就是薄了點帆竹;眼睛很像绕娘,就是小了點;胡須很像馆揉,就是紅了點业舍;身材很像,就是矮了點升酣;聲音也很像舷暮,就是雌了點∝眩”桓溫悵然若失下面,“褫冠解帶,昏然而睡”绩聘,好幾日都悶悶不樂沥割。

流芳遺臭

桓溫素懷野心耗啦,曾躺在床上對親信道:“如果一直這么默默無聞,將來死后定會被文景(指從曹魏手里奪得天下的晉景帝司馬師机杜、晉文帝司馬昭)所笑話帜讲。”他隨即霍然坐起椒拗,又道:“一個人若不能流芳百世似将,那就應該遺臭萬年∈纯粒”

猶患其重

桓溫擔任荊州刺史時在验,一心想在江漢地區(qū)施行德政,不想靠酷刑威懾百姓堵未。令史受杖刑腋舌,木棒只是從官服上擦過∩罚桓式對桓溫道:“剛才我從官署門前經過块饺,看到令史受刑,木棒舉起時拂過云彩雌芽,落下時掠過地面刨沦。”他是在譏諷根本沒有打到膘怕∠胱纾桓溫卻道:“我還擔心打得厲害了呢〉盒模”

寧為管仲

王珣曾問桓溫:“箕子與比干来破,行事雖有不同,用心卻都一樣忘古。不知您肯定誰徘禁,否定誰?”桓溫道:“同樣被稱為仁人髓堪,那我寧愿做管仲送朱。”

翣如母狗

王導與殷浩辯論干旁,桓溫驶沼、王濛、王述争群、謝尚都在座回怜。王導感嘆道:“剛才我們的談論,竟然到了不知義理源流歸屬的地步换薄。至于文辭玉雾,我們是不相上下的翔试,正始年間王弼、何晏之間談玄复旬,可能也就這樣了垦缅。”次日驹碍,桓溫對人道:“作業(yè)聽殷失都、王二人清談,非常美妙幸冻。謝仁祖也不感到寂寞,我也時時心有所得咳焚∏⑺穑回頭再看看王濛和王述,就跟身上插著漂亮羽毛扇的母狗一樣革半”ǎ”他是在譏諷王濛二人不懂裝懂。

哪得坐談

一次又官,桓溫雪天打獵延刘,碰到王濛、劉惔等人六敬。劉惔見桓溫一身戎裝碘赖,問:“老賊欲持此何作?”桓溫說:“我若不為此外构,卿輩那得坐談普泡?”

戲弄劉惔

桓溫去探望名士劉惔,看到劉惔躺在床上审编,便用彈弓打他的枕頭撼班。結果彈丸迸碎在褥子上。劉惔勃然大怒垒酬,起身說道:“使君砰嘁,這樣你就能在戰(zhàn)斗中獲勝嗎?”他是在譏諷桓溫當兵出身勘究,做事不離本行矮湘。桓溫臉色非常不滿口糕。

不能語卿

曾經有人向桓溫請教謝安板祝、王坦之二人的高下∽呔唬桓溫剛想說券时,又后悔了孤里,道:“你喜歡傳別人的話,我不能告訴你橘洞“仆啵”

人物生平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shunbangexp.com]

家世出身

根據《晉書》記載,桓溫是東漢大儒桓榮之后炸枣。但據歷史學家田余慶考證虏等,桓溫的高祖(或高伯祖、高叔祖)是三國時期在嘉平之獄中被司馬氏誅殺的曹魏大司農桓范适肠。

譙國龍亢桓氏淪為刑家霍衫,在西晉并非高門望族『钛桓彝南渡后交結名士敦跌,躋身江左八達之列,并“志在立功”逛揩,曾與明帝密謀平定王敦之亂双絮,使得家族地位有所上升扶歪。桓溫是桓彝長子,未滿周歲時便得到名士溫嶠的贊賞榛泛,因此以“溫”為名催植。

早期事跡

咸和三年(328年)铛漓,桓彝在蘇峻之亂中被叛軍將領韓晃殺害眯停,涇縣縣令江播也曾參與謀劃。當時桓溫年僅十五歲喷众,枕戈泣血并级,誓報父仇。咸和六年(331年)侮腹,江播去世嘲碧。其子江彪等兄弟三人為父守喪,因怕桓溫前來尋仇父阻,預先在喪廬內備好兵器愈涩,以防不測〖用桓溫假扮吊客履婉,混入喪廬,手刃江彪斟览,并追殺其二弟毁腿,終報父仇,由此為時人所稱許。

桓溫為人豪爽已烤,姿貌偉岸鸠窗,風度不凡,后娶南康長公主為妻胯究,加拜駙馬都尉稍计,并襲父爵為萬寧縣男。

咸康元年(335年)裕循,桓溫出任瑯琊內史(相當于太守)臣嚣。后加輔國將軍。

出鎮(zhèn)荊州

建元元年(343年)七月剥哑,朝廷以桓溫為前鋒小督硅则、假節(jié),讓他率部據守臨淮(今江蘇盱眙)株婴,協(xié)助荊州刺史庾翼北伐怎虫。同年十月,桓溫升任徐州刺史督暂,并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他與庾翼交好穷吮,曾相約一同匡濟天下逻翁。

永和元年(345年),庾翼病逝捡鱼,臨終前請求讓兒子庾爰之接掌荊州八回,但輔政的侍中何充卻推薦桓溫。丹楊尹劉惔認為桓溫確有奇才驾诈,但亦有野心缠诅,不能讓其掌握荊州形勝之地。他建議會稽王司馬昱自領荊州乍迄,但司馬昱卻不肯采納管引。同年八月,桓溫升任安西將軍闯两、荊州刺史褥伴,持節(jié)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并領護南蠻校尉漾狼,掌握了長江上游的兵權重慢。

掌握朝政

平定蜀地

桓溫出鎮(zhèn)荊州后,打算西伐占踞巴蜀的成漢政權逊躁,以建立功勛似踱。而當時的成漢正日漸衰微,皇帝李勢更是荒淫無道。江夏相袁喬對此極力贊同核芽,建議桓溫率領一萬精兵輕軍速進囚戚,直攻成都。同時狞洋,他認為北方的后趙政權不敢趁機進犯弯淘,以打消桓溫的顧慮〖茫桓溫遂決定伐蜀庐橙。

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桓溫上疏朝廷借嗽,請求伐蜀态鳖,但未等朝廷回復,便與征虜將軍周撫恶导、輔國將軍司馬無忌率軍西進浆竭。他命袁喬率二千人為前鋒。朝廷得知后惨寿,憂慮不已邦泄,認為他兵力過少,又深入險要偏遠的蜀地裂垦,擔心他最終會兵敗而回顺囊。唯有劉惔認為桓溫必能滅蜀。

永和三年(347年)二月蕉拢,桓溫兵至青衣(今四川名山北)特碳。李勢命將領李福、昝堅率大軍趕赴合水晕换,以抵御晉軍午乓。漢軍諸將欲在江南設伏,昝堅卻從江北鴛鴦琦渡江闸准,向犍為(今四川彭山東)開進益愈,結果與晉軍異道而行。同年三月夷家,桓溫兵至彭模(今四川彭山東南)腕唧,留下參軍周楚、孫盛看守輜重瘾英,自己親率步兵直趨成都枣接。李福回軍襲擊彭模缺谴,被孫盛等人擊退但惶。而桓溫則三戰(zhàn)三勝耳鸯,擊敗李權等部漢軍,進逼至成都城下膀曾。

昝堅趕到犍為县爬,未遇晉軍,便從沙頭津(今四川新津南)渡江還軍添谊,卻得知晉軍已攻至成都城外十里陌财喳,因此不戰(zhàn)自潰。李勢只得集結所有兵力斩狱,在成都城外的笮橋與晉軍決戰(zhàn)耳高。當時戰(zhàn)況慘烈,晉軍前鋒失利所踊,參軍龔護戰(zhàn)死泌枪,漢軍的箭矢甚至射到了桓溫的馬前。諸將皆懼秕岛,意欲退兵碌燕,而鼓吏卻在這時誤擊前進鼓。袁喬乘勢督促軍士奮戰(zhàn)继薛,終于反敗為勝修壕,大敗漢軍《艨迹桓溫趁勝攻入成都慈鸠,并焚毀小城。李勢乘夜逃走诈皿,遠遁九十里林束,最終決定投降像棘』鳎桓溫接受投降,將李勢送往建康缕题。成漢政權至此滅亡截歉。

桓溫平蜀后,在當地舉任賢能烟零,援引賢才為己用瘪松,將成漢舊臣王誓、王瑜锨阿、鄧定宵睦、常璩等人辟為參軍,成功安撫蜀地墅诡。但王誓壳嚎、鄧定不久便舉兵叛亂,最終都被晉軍討平⊙滔冢桓溫在蜀地留駐一個月说庭,便班師返回江陵(今湖北江陵)。

永和四年(348年)郑趁,朝廷封賞平蜀之功刊驴,欲封桓溫為豫章郡公,卻被尚書左丞荀蕤勸止寡润。最終捆憎,桓溫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悦穿、臨賀郡公攻礼。

逼廢殷浩

平蜀之戰(zhàn)使得桓溫聲名大振,朝廷忌憚不已栗柒,擔心他日后難以控制礁扮。會稽王司馬昱只得讓揚州刺史殷浩參與朝政,以期能對桓溫有所抑制瞬沦√粒桓溫雖有不滿,但因熟知殷浩為人逛钻,知其難有作為僚焦,對此并不擔心。當時曙痘,桓溫治下有八州之地芳悲,自行招募軍卒、調配資源边坤,逐漸形成半獨立狀態(tài)名扛,漸露不臣之心。朝廷對他已不能征調如意茧痒,但求羈縻而已肮韧。因國中無事,君臣尚能相安旺订。

永和五年(349)弄企,后趙皇帝石虎病死,北方形勢大亂区拳【辛欤桓溫立刻上疏朝廷,請求北伐樱调,但卻始終未得回復约素。永和七年(351年)十二月洽瞬,桓溫再次“拜表輒行”,率五萬大軍順流而下业汰,至武昌(今湖北鄂城)而止伙窃。朝廷為此驚恐不安,殷浩也打算辭官避讓样漆。司馬昱親自寫信給桓溫为障,極力勸阻,終使桓溫率軍還鎮(zhèn)放祟,返回荊州鳍怨。后來,朝廷又拜桓溫為太尉跪妥,被桓溫拒絕鞋喇。

此后兩年間,殷浩數次北伐眉撵,欲進據洛陽侦香,修復園陵,但卻屢次戰(zhàn)敗纽疟。軍需物資更被掠奪殆盡罐韩,朝野怨恨不已。永和十年(354年)正月污朽,桓溫上奏朝廷散吵,列舉殷浩罪狀,迫使朝廷將殷浩廢為庶人蟆肆。從此矾睦,朝廷內外大權盡歸桓溫,朝中已無人再能阻止桓溫北伐炎功。

三次北伐

一伐前秦

永和十年(354年)二月枚冗,桓溫率軍北伐前秦。他親率步騎四萬自江陵出發(fā)亡问,由水路自襄陽入均口(今湖北均縣西)官紫,然后自淅川(今河南淅川東)直趨武關(今陜西丹鳳東南)肛宋,同時命梁州刺史司馬勛兵出子午道州藕,合擊秦軍。晉軍歷經數次血戰(zhàn)酝陈,生擒前秦將領郭敬床玻,擊退淮南王苻生,順利進入關中沉帮。前秦皇帝苻健命苻萇锈死、苻雄贫堰、苻菁等將領率五萬軍隊屯兵峣柳(今陜西商縣西北),以阻擋晉軍待牵。同年四月其屏,桓溫轉戰(zhàn)至灞上(今陜西西安東)。苻萇等部秦軍退守長安城南缨该,苻健自領羸兵六千固守內城偎行,附近郡縣更是紛紛來降》∧茫桓溫撫喻百姓蛤袒,使其安居復業(yè)。關中百姓牽牛擔酒沿路迎接膨更,許多老人更是疼哭失聲:“沒想過今天還能再次見到官軍妙真!”

桓溫進入關中時,正值麥收時節(jié)荚守,他就打算就地收麥珍德,以解決軍糧問題,于是屯兵不前矗漾。苻健聞聽晉軍收糧菱阵,猜到恒溫軍中糧草不足,遂采取堅壁清野的方式缩功,使得晉軍糧秣不繼晴及。六月,桓溫被迫撤返江陵嫡锌,并將關中三千多戶百姓一同遷走虑稼。秦軍隨后趁勢追擊,晉軍大敗势木,傷亡甚眾蛛倦。

桓溫北伐期間,隱居關中的王猛曾前來拜見啦桌,并大談當世之事溯壶,旁若無人,深得桓溫的賞識甫男∏腋模桓溫撤退時邀請王猛一同南下,并任命他為高官督護板驳。但王猛卻不肯跟隨又跛,留在了北方。

二伐姚襄

永和十二年(356年)二月若治,桓溫數次上表慨蓝,請求朝廷移都洛陽感混,修復園陵,但都沒有得到朝廷同意礼烈。不久弧满,朝廷拜桓溫為征討大都督,都督司此熬、冀二州諸軍事谱秽,負責征討事宜。七月摹迷,桓溫自江陵出兵再次北伐疟赊,并命督護高武據守魯陽(今河南魯山),輔國將軍戴施屯駐河上峡碉,進逼許昌近哟、洛陽。同時鲫寄,他上疏朝廷吉执,請求徐、豫二州出兵淮地来、泗戳玫,進入黃河,以配合作戰(zhàn)未斑。

同年八月咕宿,桓溫兵至伊水(在今洛陽城南)。羌族首領姚襄正圍困洛陽蜡秽,聞桓溫來攻府阀,撤軍而回,在伊水之北拒水而戰(zhàn)芽突∈哉悖桓溫親自披甲督戰(zhàn),命晉軍結陣而進寞蚌,終于大破姚襄田巴,收復洛陽。他進入金墉城挟秤,拜謁先帝皇陵壹哺,并設置陵使修復皇陵。不久煞聪,桓溫班師南回斗躏,并將三千多家歸降百姓南遷至長江逝慧、漢水一帶昔脯。

桓溫返回荊州后啄糙,先后命部將剿平蠻賊文盧、妖賊李弘云稚,將首級傳送建康(今江蘇南京)隧饼。但與此同時,收復的司隸静陈、豫州燕雁、青州、兗州等地再次失陷鲸拥。升平四年(360年)拐格,朝廷封桓溫為南郡公,并將其原有爵位臨賀郡公降為縣公刑赶,封授給其次子桓濟捏浊。

移鎮(zhèn)姑孰

隆和元年(362年),前燕將領呂護進攻洛陽撞叨。河南太守戴施棄城而逃金踪,冠軍將軍陳祐遣使告急。五月牵敷,桓溫派竟陵太守鄧遐率三千人協(xié)助守城胡岔,再次上表要求遷都洛陽,并建議將永嘉之亂后流亡江南者全部北徙枷餐,以充實河南之地靶瘸,皆被朝廷駁回。后來毛肋,朝廷又以交州奕锌、廣州偏遠為由,免去桓溫的交廣二州都督村生,改授其為都督并司冀三州諸軍事惊暴。桓溫上表推辭趁桃。

興寧元年(363年)辽话,朝廷加授桓溫為侍中、大司馬卫病、都督中外諸軍事油啤、假黃鉞,賜其羽葆鼓吹一部蟀苛。二年(364年)益咬,桓溫率水師進駐合肥,準備北伐帜平。五月幽告,朝廷進封桓溫為揚州牧梅鹦、錄尚書事,遣侍中顏旄宣旨冗锁,召其入朝參政齐唆。桓溫以中原尚未恢復為由推托冻河。朝廷不許箍邮,再次征桓溫入朝,但當桓溫赭圻(今安徽繁昌西)時叨叙,卻又尚書車灌前來制止锭弊。桓溫遂駐軍赭圻擂错,上表辭去錄尚書事一職廷蓉,只遙領揚州牧。興寧三年(365年)马昙,前燕再次攻打洛陽桃犬,陳祐出逃。司馬昱得知行楞,與桓溫在洌洲(在今安徽和縣)會面攒暇,命他移鎮(zhèn)姑孰(今安徽當涂),準備征討之事子房,但最終因晉哀帝駕崩而作罷形用。

太和三年(368年),桓溫獲加殊禮证杭,位在諸侯王之上田度。遂駐軍赭圻,上表辭去錄尚書事一職解愤,只肯遙領揚州牧镇饺。

三伐前燕

太和四年(369年)三月,徐兗二州刺史郗愔致信桓溫送讲,表示愿意與他共同輔佐王室奸笤,請求率部出河上。當時哼鬓,北府兵卒悍勇监右,桓溫不愿讓郗愔掌握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重鎮(zhèn)。郗愔之子郗超為桓溫參軍异希,暗中將原信毀掉健盒,并以父親的名義偽造信件,自稱老病,請以閑職休養(yǎng)扣癣《杳保桓溫便順勢改任郗愔為會稽內史,自領徐兗二州刺史搏色,兼并了郗愔的軍隊善茎。

同年四月券册,桓溫親率步騎五萬频轿,與江州刺史桓沖、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前燕烁焙。他率軍攻湖陸航邢,擒獲燕將慕容忠,進逼金鄉(xiāng)骄蝇。當時正逢大旱膳殷,水道不通,桓溫便讓人在鉅野開鑿水路三百里九火,使船只由清水進入黃河赚窃。郗超建議桓溫盡率全軍直擊前燕國都鄴城,或者堅守河道岔激,控制漕運勒极,儲蓄糧食,直至明年夏天再繼續(xù)進攻虑鼎。他認為如不速戰(zhàn)速決辱匿,當戰(zhàn)事拖延至秋冬后,在水量減少而北方早降溫的客觀條件之下炫彩,會令晉軍更難維持匾七。但桓溫全都不聽。

七月江兢,燕國大將慕容垂昨忆、傅末波等人率八萬大軍前來抵抗晉軍,兩軍對峙于枋頭(在今河南可荚剩縣)扔嵌。桓溫命袁真進攻譙夺颤、梁痢缎,并打開石門水道。但袁真始終無法開通石門世澜,最終晉軍軍糧耗盡独旷。九月,桓溫焚毀戰(zhàn)船,退軍而去嵌洼。慕容垂率八千騎軍追趕案疲,與晉軍戰(zhàn)于襄邑(今河南睢縣西)÷檠桓溫大敗褐啡,死傷三萬人。

晚年弄權

攻陷壽春

桓溫兵敗后鳖昌,退至山陽(今江蘇淮安)备畦,收集散卒,并將戰(zhàn)敗之罪委于袁真许昨。他上疏朝廷懂盐,請廢袁真為庶人。袁真不服糕档,據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叛變莉恼,并暗中勾結前秦、前燕速那。朝廷不但不敢追究桓溫的兵敗之責俐银,還命侍中羅含帶著牛酒到山陽犒勞桓溫,并任命其子桓熙為豫州刺史端仰。后來捶惜,桓溫又移鎮(zhèn)廣陵(今江蘇揚州)。

太和五年(370年)二月榆俺,袁真病死售躁,部將朱輔擁立其子袁瑾為豫州刺史。前燕茴晋、前秦都遣軍援助袁瑾陪捷,桓溫命部將竺瑤、矯陽之率軍迎戰(zhàn)诺擅。燕軍先至市袖,在武丘(今河南沈丘東南)與竺瑤交戰(zhàn),結果大敗而回烁涌。同年八月苍碟,桓溫率二萬軍隊攻打壽春,并筑起長圍撮执,將城池團團圍困微峰。袁瑾只得嬰城固守。

太和六年(371年)抒钱,前秦將領王鑒蜓肆、張蠔率軍援救袁瑾颜凯,結果被桓溫部將桓伊、桓石虔(桓溫之侄)擊敗仗扬。不久症概,桓溫攻破壽春,俘獲袁瑾早芭,將袁瑾彼城、朱輔及其宗族數十人全部送往建康斬首。袁瑾妻女被賞賜將士退个,所侍養(yǎng)的數百乞活軍則被活埋募壕。從此,豫州徹底落入桓溫之手帜乞∷颈В桓溫掌握了進入建康的鎖鑰筐眷。

廢帝立威

桓溫自負才能過人黎烈,久懷異志,因此發(fā)動北伐希望先建立功勛匀谣,然后回朝接受九錫照棋,從而奪取政權。但因第三次北伐失敗武翎,聲望大減烈炭,圖謀不成。壽春之戰(zhàn)后宝恶,桓溫曾問郗超道:“這次勝利能雪枋頭兵敗之恥嗎符隙?”郗超則表示不能,并建議桓溫效仿伊尹垫毙、霍光霹疫,廢立皇帝,以重立威權综芥±鲂桓溫遂決定廢黜皇帝司馬奕。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膀藐,桓溫帶兵入朝屠阻,威逼褚太后廢除司馬奕的帝位。他誣稱司馬奕因陽痿不能生育额各,讓寵臣相龍国觉、計好、朱炅寶等人與后宮美人私通虾啦,所生三子將冒充皇子建儲為王麻诀。褚太后只得集百官于朝堂蚜枢,下詔廢司馬奕為東海王。而后针饥,桓溫親率百官至會稽王邸厂抽,迎司馬昱入朝,擁立為帝丁眼,是為晉簡文帝筷凤,改元咸安。

晉朝開國百余年苞七,從未發(fā)生廢立之事藐守。桓溫擅行廢立蹂风,不僅令百官震栗卢厂,自己也緊張不已。前秦皇帝苻堅對此不以為然惠啄,他道:“桓溫此前敗于灞上慎恒,而今又敗于枋頭,十五年內兩次使國家軍隊遭受重大打擊撵渡。不但不反思過錯融柬,向百姓謝罪,竟還廢黜君主趋距。六十歲的老叟如此舉動粒氧,如何自容于天下?”

清除異己

桓溫廢立后节腐,對朝中的異己力量大加廢徙外盯。

武陵王司馬晞好習武事,又在朝中擔任太宰重職翼雀,素為桓溫所忌饱苟。桓溫以“聚納輕剽锅纺,苞藏亡命”為由彈劾司馬晞掷空,免去司馬晞與其子司馬綜、司馬囗的官職囤锉,讓他們返回封地坦弟。后來,桓溫又逼新蔡王司馬晃自首官地,稱與司馬晞酿傍、司馬綜、著作郎殷涓驱入、太宰長史庾倩赤炒、散騎常侍庾柔等人謀反氯析,將他們收付廷尉,請予誅殺莺褒。簡文帝不許掩缓。最終,司馬晞遵岩、司馬晃被廢為庶人你辣,殷涓、庾倩尘执、庾柔等人都被族誅舍哄。潁川庾氏是高門望族,勢力強盛誊锭,庾希表悬、庾倩等兄弟六人皆為朝中顯貴,深為桓溫所忌丧靡。庾倩蟆沫、庾柔被誅后,庾蘊飲鴆自盡窘行,庾希則與弟弟庾邈饥追、兒子庾攸之逃入海陵(今江蘇泰州)陂澤图仓。青州刺史武沈是庾希表兄罐盔,暗中為他供應糧餉。庾友因兒媳桓氏是桓溫侄女救崔,得到求情惶看,最終得以幸免。

咸安二年(372年)六孵,桓溫得知庾希兄弟的蹤跡纬黎,派軍隊搜捕。庾希遂與武沈之子武遵在海邊聚眾搶奪船只劫窒,乘夜攻入京口本今,趕跑晉陵太守卞耽。他們打開監(jiān)獄主巍,放出數百囚徒冠息,發(fā)放兵器,宣稱奉密旨除桓溫孕索。卞耽逃往曲阿(今江蘇丹陽)逛艰,征發(fā)諸縣鄉(xiāng)兵兩千人,與庾希對抗搞旭。庾希戰(zhàn)敗散怖,退守城池菇绵。桓溫又命東海太守周少孫征討镇眷。周少孫攻克京口咬最,擒獲庾希等人。最終欠动,庾希丹诀、庾邈、武遵以及子侄翁垂、部眾全被斬于建康铆遭。

桓溫誅除庾氏,威勢極盛沿猜。侍中謝安見而遙拜枚荣,更以君臣稱作二人關系。而簡文帝雖被立為皇帝啼肩,但卻形同傀儡橄妆,常擔心被桓溫廢黜,甚至向郗超詢問桓溫是否會再行廢立祈坠。郗超以家族百口擔保不會再發(fā)生政變害碾,簡文帝這才稍微安心。

拒不入朝

簡文帝繼位不久赦拘,便進封桓溫為丞相慌随,留其在京師輔政√赏桓溫辭讓不受阁猜,率軍返回白石(今安徽當涂西),還鎮(zhèn)姑孰蹋艺。后來剃袍,簡文帝又派侍中王坦之征召桓溫,請其入朝輔政捎谨,并增食邑萬戶民效。桓溫再次推辭涛救。

咸安二年(372年)七月畏邢,簡文帝病重,急召桓溫回朝州叠,并在一晝夜內連發(fā)四道詔書棵红。桓溫仍推辭不肯入朝咧栗。簡文帝只得傳下遺詔逆甜,讓桓溫攝政虱肄,效仿周公。但侍中王坦之卻據理力爭交煞,將遺詔中的“攝政”改為“輔政”咏窿,依照諸葛亮、王導舊例素征。隨即集嵌,簡文帝駕崩∮悖桓溫原以為簡文帝臨死會禪位給自己根欧,或讓自己攝政,而今大失所望端蛆,怨憤不已凤粗。

簡文帝駕崩后,群臣懼于桓溫今豆,不敢擁立太子嫌拣,都認為應請桓溫決定。尚書仆射王彪之極力反對呆躲,太子司馬曜方才得以繼位异逐,是為晉孝武帝。褚太后認為孝武帝年幼插掂,且正在居喪期間灰瞻,再次提議讓桓溫攝政,結果被王彪之阻止燥筷。后來箩祥,孝武帝又命謝安征桓溫入朝輔政,并加其前部羽葆鼓吹肆氓,賜武賁六十人〉装辏桓溫仍舊辭讓谢揪,既不接受,也不入朝捐凭。

病重而死

寧康元年(373年)二月拨扶,桓溫帶兵入朝,拜謁皇陵茁肠。當時患民,京中流言四起,都說他此次入京是要誅除王謝垦梆、顛覆晉朝匹颤。朝廷命謝安仅孩、王坦之率百官到新亭(今南京西)迎接,拜于道側印蓖,朝中位望稍高者皆驚慌失措辽慕。但桓溫卻只以“盧悚入宮”一案,將尚書陸始收付廷尉赦肃。不久溅蛉,桓溫患病,返回姑孰他宛,前后在京不過十四天船侧。

桓溫回到姑孰后,病漸沉重厅各,但仍逼朝廷加其九錫之禮勺爱,并多次派人催促。謝安讯检、王坦之見桓溫病重琐鲁,以袁宏所撰錫文不好為由命其修改,借此拖延人灼。同年七月围段,桓溫姑孰病逝,終年六十二投放,至此錫文仍未完成奈泪。朝廷追贈桓溫為丞相,謚號宣武灸芳,喪禮依照安平獻王司馬孚涝桅、霍光舊例,又賜九旒鸞輅烙样、黃屋左纛等物冯遂。

桓溫死后,將兵權交付弟弟桓沖谒获,南郡公爵位則由幼子桓玄襲封蛤肌。世子桓熙不服,遂與叔父桓秘批狱、弟弟桓濟謀殺桓沖裸准,結果被桓沖發(fā)覺,都被流放長沙赔硫。元興二年(403年)十一月炒俱,桓玄代晉稱帝,建立桓楚,追尊桓溫為宣武皇帝权悟,廟號太祖砸王,墓為永崇陵。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孔融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桓溫簡介-桓溫的詩詞名句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