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提倡的行為剪个,指兒女的行為不應(yīng)該違背父母秧骑、家里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wěn)定倫常關(guān)系的表現(xiàn)扣囊。今天是母親節(jié)乎折,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二十四孝圖,希望大家能從中有所收獲如暖!
一笆檀、孝感動天
舜, 傳說中的遠(yuǎn)古帝王盒至,五帝之一酗洒,姓姚,名重華枷遂,號有虞氏樱衷,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酒唉、異母弟象矩桂,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bǔ)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痪伦, 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侄榴;讓舜掘井時雹锣,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癞蚕。事后舜毫不嫉恨蕊爵,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桦山。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攒射。舜在厲山耕 種,大象替他耕地恒水,鳥代他鋤草会放。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钉凌,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咧最;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yàn),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甩骏。舜登天子位后窗市,去看望父親先慷,仍然恭恭敬敬饮笛,并封象為諸侯。
二论熙、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福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脓诡。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无午。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祝谚,侍奉母親從不懈怠宪迟。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交惯,衣不 解帶次泽;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席爽。他在位24年意荤,重德治,興禮儀只锻,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玖像,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齐饮,經(jīng)濟(jì)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捐寥,他 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yù)為“文景之治”笤昨。
三、嚙指痛心
曾參握恳, 字子輿咬腋,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睡互,世稱“曾子”根竿,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就珠,常入山打柴寇壳。一天,家里來了客人妻怎,母親不知所措壳炎,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逼侦,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匿辩,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榛丢。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铲球,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于是接見客人晰赞,以禮相待稼病。曾參學(xué)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xué)而》)的修養(yǎng)方法掖鱼,相傳他著述有《大學(xué)》然走、《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戏挡。
四芍瑞、百里負(fù)米
仲由,字子路褐墅、季路拆檬,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掌栅,性格直率勇敢秩仆,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猾封,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澄耍,卻從百里之外負(fù)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齐莲,奉命到楚國去痢站,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选酗。坐在壘疊的錦褥上阵难,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芒填,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呜叫,為父母親去負(fù)米,哪里能夠再得呢殿衰?”孔子贊揚(yáng)說:“你侍奉父母朱庆,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闷祥!”(《孔子家語·致思》)
五娱颊、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凯砍,春秋時期魯國人箱硕,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悟衩【缯郑孔子曾贊揚(yáng)他說:“孝哉,閔子騫局待!”(《論語·先進(jìn)》)斑响。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钳榨,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纽门,冬天薛耻,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赏陵。一天饼齿,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蝙搔,將繩子掉落地上缕溉,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吃型,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证鸥。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枉层,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泉褐,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鸟蜡,就依了他膜赃。繼母聽說,悔恨知錯揉忘,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跳座。
六、鹿乳奉親
郯子泣矛, 春秋時期人躺坟。父母年老,患眼疾乳蓄,需飲鹿乳療治咪橙。他便披鹿皮進(jìn)入深山,鉆進(jìn)鹿群中虚倒,擠取鹿乳美侦,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魂奥,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菠剩,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shí)情告知獵人耻煤,獵人敬他孝順具壮,以鹿乳相贈,護(hù)送他出山哈蝇。
七棺妓、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炮赦,為躲避世亂怜跑,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吠勘,盡揀美味供奉雙親性芬,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剧防,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植锉,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峭拘,進(jìn)屋時跌了一跤俊庇,他怕父母傷心狮暑,索性躺在地上學(xué)小孩子哭,二老大笑暇赤。
八心例、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鞋囊,少年喪母止后,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溜腐,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 奴译株,換取喪葬費(fèi)用。上工路上挺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歉糜,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jié)為夫婦望众。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匪补,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烂翰,行至槐蔭夯缺,女子 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甘耿。言畢凌空而去踊兜。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佳恬。
九捏境、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黃河北)人毁葱,幼年父母雙亡垫言,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头谜,事之如生骏掀,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柱告,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笑陈,從不懈怠际度。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涵妥,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乖菱,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shí)情窒所,遂將妻子休棄鹉勒。
十、行傭供母
江革吵取, 東漢時齊國臨淄人禽额,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皮官。戰(zhàn)亂中脯倒,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捺氢,賊人欲殺死他藻丢,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摄乒,賊人見他孝順悠反, 不忍殺他。后來馍佑,他遷居江蘇下邳斋否,做雇工供養(yǎng)母親,自己貧窮赤腳挤茄,而母親所需甚豐如叼。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穷劈,任五官中郎將笼恰。
十一、懷橘遺親
陸績歇终,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社证,科學(xué)家。六歲時评凝,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shù)追葡,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奕短。臨行時宜肉,橘子滾 落地上,袁術(shù)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翎碑,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谬返?”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日杈。”袁術(shù)見他小小年紀(jì)就 懂得孝順母親遣铝,十分驚奇佑刷。陸績成年后,博學(xué)多識酿炸,通曉天文瘫絮、歷算,曾作《渾天圖》填硕,注《易經(jīng)》麦萤,撰寫《太玄經(jīng)注》。
十二廷支、埋兒奉母
郭巨频鉴,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恋拍,原本家道殷實(shí)垛孔。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作兩份施敢,給了兩個弟弟周荐,自己獨(dú)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 極孝僵娃。后家境逐漸貧困概作,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dān)心默怨,養(yǎng)這個孩子讯榕,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匙睹,母親死了不能復(fù)活愚屁,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 糧食供養(yǎng)母親痕檬。”當(dāng)他們挖坑時霎槐,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梦谜,官不得取丘跌,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唁桩,回家孝敬母親闭树,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
十三荒澡、扇枕溫衾
黃香蔼啦,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仰猖,事父極孝捏肢。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饥侵;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鸵赫。少年時即博通經(jīng)典,文采飛揚(yáng)躏升,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辩棒, 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膨疏,魏郡遭受水災(zāi)一睁,黃香盡其所有賑濟(jì)災(zāi)民。著有《九宮賦》佃却、《天子冠頌》等者吁。
十四、拾葚異器
蔡順饲帅,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复凳,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灶泵。當(dāng)時正值王莽之亂育八,又遇饑荒,柴米昂貴赦邻,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髓棋。一天,巧遇赤眉軍惶洲,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么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按声?”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湃鹊。”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儒喊,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币呵,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怀愧,以示敬意。
十五余赢、涌泉躍鯉
姜詩芯义,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妻柒。夫妻孝順扛拨,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举塔。婆婆愛吃魚绑警,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求泰,婆婆不愿意獨(dú)自 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计盒。一次因風(fēng)大渴频,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北启,將她逐出家門卜朗。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咕村,將積蓄所得托鄰 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场钉。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懈涛,令姜詩將其請回逛万。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肩钠,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泣港,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 此价匠,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当纱,不必遠(yuǎn)走江邊了。
十六踩窖、聞雷泣墓
王裒坡氯,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xué)多能洋腮。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箫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yè),終身不面向西坐啥供,表示永不作晉臣悯恍。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伙狐。每當(dāng)風(fēng)雨天氣涮毫,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贷屎,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罢防,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唉侄,每當(dāng)讀到《蓼莪》篇咒吐,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十七恬叹、乳姑不怠
崔山南候生,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妄呕,官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陶舞,人稱“山南”。當(dāng)年绪励,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唠粥,牙齒脫落疏魏,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后晤愧,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婆婆大莫,如此數(shù)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官份,身體依然健康只厘。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舅巷,說:“我無以報(bào)答新婦之恩羔味,但愿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后來崔山南做了高官钠右,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赋元,孝敬祖母唐夫人。
十八飒房、臥冰求鯉
王祥搁凸,瑯琊人,生母早喪狠毯,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护糖,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嚼松,他衣不解帶侍候嫡良,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惜颇,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皆刺,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凌摄。繼母食后羡蛾,果然病愈。王祥隱居二十余年锨亏,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nóng)痴怨、司空忙干、太尉。
十九浪藻、恣蚊飽血
吳猛捐迫,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爱葵。家里貧窮施戴,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萌丈。每到夏夜赞哗,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qū)趕辆雾,擔(dān)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肪笋。
二十、扼虎救父
楊香度迂,晉朝人藤乙。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只猛虎惭墓,把父親撲倒叼走坛梁,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诅妹,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罚勾,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吭狡。猛虎終于放下父親跑掉了尖殃。
二十一、哭竹生筍
孟宗划煮,三國時江夏人送丰,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弛秋,醫(y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器躏。適值嚴(yán)冬,沒有鮮筍蟹略,孟宗無計(jì)可施登失,獨(dú)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挖炬。少頃揽浙,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shù)莖嫩筍。孟宗大喜馅巷,采回做湯膛虫,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后來他官至司空钓猬。
二十二稍刀、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敞曹,任孱陵縣令账月。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异雁,預(yù)感家中有事捶障,當(dāng)即辭官返鄉(xiāng)「俚叮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担平。醫(y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示绊, 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暂论。” 黔婁于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面褐,發(fā)現(xiàn)味甜,內(nèi)心十分憂慮取胎,夜里跪拜北斗星展哭,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后父親死去闻蛀,黔婁安葬了父親匪傍,并守制三年。
二十三觉痛、棄官尋母
朱壽昌役衡,宋代天長人,七歲時薪棒,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手蝎,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俐芯。神宗時棵介,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jīng)刺血書寫《金剛 經(jīng)》吧史,行四方尋找生母邮辽,得到線索后,決心棄官到陜西尋找生母,發(fā)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逆巍。終于在陜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及塘,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锐极,這時母親已經(jīng)七 十多歲了笙僚。
二十四、滌親溺器
黃庭堅(jiān)灵再,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肋层,著名詩人、書法家翎迁。雖身居高位栋猖,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汪榔,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蒲拉,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yīng)盡的職責(zé)。
關(guān)鍵詞:國學(xué)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