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任(1683一1768)字于莘娶视,又字莘田晒哄,因喜藏硯,自號十硯老人肪获、十硯翁揩晴,清代著名詩人,藏硯家贪磺,永福(今福建永泰縣)人硫兰。康熙四十一年舉人寒锚,官廣東四會知縣劫映,罷官歸,船中所載惟硯石刹前。歸里后生活清苦泳赋。工詩,以輕清流麗為時人所稱喇喉,七絕尤負(fù)盛名祖今。著有《秋江集》《香草箋》。
《秋江集》與《香草箋》
黃任 善書法拣技,尤工詩千诬。所傳《秋江集》共六卷,收入黃任詩計九百余首膏斤,七言絕句有六百余首徐绑,古今少有。選自《秋江集》中200首詩而成的《香草箋》莫辨,流傳臺灣傲茄,對臺灣詩壇影響頗大毅访。
據(jù)當(dāng)代臺灣學(xué)者林文龍研究,自清代以來盘榨,《香草箋》一直風(fēng)靡臺灣喻粹,乃至成為書房講授詩學(xué)的范本及燈會射虎的必備參考書。在詩壇上草巡,黃任不立宗派守呜,也不專學(xué)某一家,而是博采唐宋明清眾家之長捷犹,自成一體弛饭。沈德潛編《清詩別裁集》不錄尚存世詩人的作品冕末,卻破例選錄了黃任的6首詩萍歉;著名詩人袁枚也把黃任視為“本朝”“非人間凡響”的杰出詩人;建甌鄭方坤档桃、長樂王元麟枪孩、永泰陳應(yīng)魁先后為黃任的詩集作注。黃任的創(chuàng)作在當(dāng)時所受推崇和影響的程度委實非同尋常藻肄。
黃任在方志的編撰上也有建樹蔑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受聘助修《永春州志》(永春原是泉州轄內(nèi)的一個縣嘹屯。雍正十二年(1734年)提升為州)攻询。又受鼓山涌泉寺僧委托,主修《鼓山志》州弟。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钧栖,再次應(yīng)聘纂修《泉州府志》。
黃任詩述評
黃任詩又名《秋江集》,共六卷,:計九百七十余首,而七言絕句,竟有六百余首之多,實為古今稀有.他的《楊花詩》云:
行人莫折柳青青,看取楊花可暫停.到底不知離別苦,后身還去作浮萍.
按隋無名氏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又按陸佃《埤雅》:"楊花入水化為萍."黃任把楊花入水化為萍深一層寫,自然便打動讀者的心弦,無怪當(dāng)時詩人稱十硯翁為"黃楊花"了.他自己在《答高姜田太守詩》云:"升堂相見無馀語,誦我楊花七字詩."
黃任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婆翔,生于福建省永福(永泰)縣白云鄉(xiāng)拯杠,世代書香門第。曾祖父為明天啟進(jìn)士啃奴、翰林院編修黃文煥潭陪,因編修過國史,人稱“太史公”最蕾。黃任家學(xué)淵源依溯,少俊好學(xué),12歲受業(yè)于福州著名詩人許友瘟则,外祖父處學(xué)詩誓沸;同時又拜擅長楷書的林佶進(jìn)士學(xué)書法∫妓冢康熙四十一年(1702)舉于鄉(xiāng)拜隧,曾7次進(jìn)京會試宿百,均不第。雍正元年(1723)出任廣東四會縣令洪添,次年兼署高要縣事垦页,在任期間頗有口碑 。高要系古端州地干奢,所轄之端溪三洞痊焊,正是著名的硯石產(chǎn)地。黃任工詩善書忿峻,尤有硯癖薄啥,于是在任上節(jié)衣縮食,將余俸購買硯石逛尚,得良硯百余臺垄惧。黃任后為小人所妒,于雍正五年(1727)被劾去職绰寞。罷官歸里時到逊,他選擇質(zhì)地最好者交付良工精制,最后選取十方最佳者滤钱,視為至寶觉壶。在他的福州住宅南后街光祿坊早題巷的香草齋中修建十硯軒收藏這些硯石,并自號十硯老人件缸。
黃任既愛硯铜靶,白日坐臥軒中,摩娑撫玩他炊;晚上又讓他的小妾把這些名硯抱到床上争剿,與他同床而眠,說這樣可得陰氣佑稠,使之更加潤滑秒梅。他還為這十方硯石取了美無度、古硯軒舌胶、十二星捆蜀、天然、生春紅幔嫂、著述辆它、風(fēng)月、寫裙履恩、青花锰茉、蕉石等名字。黃任不僅愛硯切心,還能刻硯飒筑,他常把賦詩刻于硯背銘之片吊。黃任所藏端硯亦多精品,至今閩中仍有遺硯流傳协屡,多鐫“吳門顧二娘造”俏脊。
黃任性好賓客,每日與名士對硯唱和吟詩飲酒肤晓,談笑風(fēng)生爷贫,口若懸河,聽者無不愉快补憾。有人問他:“你在廣東為官三年漫萄,何以清貧至此?”黃任指其硯說:“我有此硯盈匾,不負(fù)廣東之行了腾务。”
黃任晚年貧病交加威酒,年八十三時病故窑睁。黃任既歿挺峡,硯旋散失葵孤。其后風(fēng)月、寫裙二硯曾為黃任后人覓得橱赠,生春紅后為林白水所得尤仍。白水被害后歸李律閣,解放初期郭沫若存其一狭姨,白云山家存其一宰啦,鄭庭椿教授存其一,霞浦彭氏存其一饼拍,閩清宏琳厝黃姓宗親存其一赡模,福州剪紙藝術(shù)研究會會長吳文娟女士存其一,任公生前贈好友李霖村一硯师抄,現(xiàn)此硯無從查詢漓柑。黃任晚年寓居福州城內(nèi)光祿坊早題巷,遺址現(xiàn)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掛上“黃任故居“橫匾叨吮,供人參觀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