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康寧,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呢蛤,亦人所不能無惶傻。惟智者能調(diào),達(dá)人自玉其障。問人病曰貴體違和银室,自謂疾曰偶沾微恙。罹病者励翼,甚為造化小兒所苦;患病者蜈敢,豈是實沈臺駘為災(zāi)。病不可療汽抚,曰膏肓;平安無事扶认,曰無恙。
采薪之憂殊橙,謙言抱病;河魚之患辐宾,系是腹疾∨蚵可以勿藥叠纹,喜其病安;厥疾勿瘳,言其病篤敞葛。瘧不病君子誉察,病君子正為瘧耳;卜所以決疑,既不疑復(fù)何卜哉?謝安夢雞而疾不起惹谐,因太歲之在酉;楚王吞蛭而疾乃痊持偏,因厚德之及人。將屬纊氨肌,將易簣鸿秆,皆言人之將死;作古人,登鬼箓怎囚,皆言人之已亡卿叽。親死則丁憂,居喪則讀《禮》。
在床謂之尸考婴,在棺謂之柩贩虾。報孝書曰訃,慰孝子曰唁沥阱。往吊曰匍匐缎罢,廬墓日倚廬。寢苫枕塊考杉,哀父母之在土;節(jié)哀順變策精,勸孝子之惜身。男子死曰壽終正寢奔则,女人死曰壽終內(nèi)寢蛮寂。天子死曰崩蔽午,諸侯死曰薨易茬,大夫死曰卒,土人死曰不祿及老,庶人死曰死抽莱,童子死曰殤。
自謙父死曰孤子骄恶,母死曰哀子食铐,父母俱死曰孤哀子;自言父死曰失怙,母死曰失恃僧鲁,父母俱死曰失怙恃虐呻。父死何謂考,考者成也寞秃,已成事業(yè)也;母死何謂妣斟叼,妣者媲也,克媲父美也春寿。百日內(nèi)曰泣血朗涩,百日外曰稽顙。期年曰小祥绑改,兩期曰大祥谢床。不緝曰斬衰,緝之曰齊衰厘线,論喪之有輕重;九月為大功识腿,五月為小功,言服之有等倫造壮。
三月之服曰緦麻覆履,三年將滿曰禫禮。孫承祖服,嫡孫杖期;長子已死硝全,嫡孫承重栖雾。死者之器曰明器,待以神明之道;孝子之枚曰哀杖伟众,為扶哀痛之軀析藕。父之節(jié)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節(jié)在內(nèi)凳厢,故杖取乎桐账胧。以財物助喪家,謂之賻;以車馬助喪家先紫,謂之赗;以衣殮死者之身治泥,謂之禭;以玉實死者之口,謂之琀遮精。
送喪曰執(zhí)紼居夹,出柩曰駕輀。吉地曰牛眠地本冲,筑墳曰馬鬣封准脂。墓前石人,原名翁仲;柩前功布檬洞,今日銘旌狸膏。挽歌始于田橫,墓志創(chuàng)于傅奕添怔。生墳曰壽藏湾戳,死墓曰佳城。墳曰夜臺广料,壙曰窀穸砾脑。已葬曰瘞玉,致祭曰束芻性昭。春祭曰禴拦止,夏祭曰禘,秋祭曰嘗糜颠,冬祭曰烝汹族。
飲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澤如存;讀父書以增傷其兴,父之手澤未泯顶瞒。子羔悲親而泣血,子夏哭子而喪明元旬。王裒哀父之死榴徐,門人因廢《蓼莪》詩;王修哭母之亡守问,鄰里遂停桑柘杜。樹欲靜而風(fēng)不息坑资,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耗帕。皋魚增感,與其椎牛而祭墓袱贮,不如雞豚之逮存仿便,曾子興思。故為人子者攒巍,當(dāng)思木本水源嗽仪,須重慎終追遠(yuǎn)。
關(guān)鍵詞:幼學(xué)瓊林,疾病死喪
福壽康寧是人人所期望的柒莉,死亡疾病也是人們所不可避免的闻坚。
只有聰明的人才會調(diào)養(yǎng)自己,通情達(dá)理的人才會珍愛自己兢孝。詢問別人的病情窿凤,說是“貴體違和”;自己有病自謙為“偶沾微恙”。
遭疾病困擾就說生病的人深受造化小兒的折磨;患了疾病說難道是實沈西潘、臺駘作怪?病已經(jīng)很嚴(yán)重了卷玉,叫做“病入膏肓”哨颂,表示不會好了喷市。安慰人不必吃藥了,平安無事稱為“無恙”威恼。
患病臥床品姓,說是有不能采薪的憂慮;“河魚之患”是指得了腹瀉。
可以不用吃藥箫措,為病將痊愈而高興腹备,疾病不容易好就說病得很重。傳說瘧疾不敢侵犯君子斤蔓,既然君子得了瘧疾植酥,那就是它在作“瘧”;占卜是為了解決疑惑的事,既然沒有疑問又何必占卜呢?
謝安病中弦牡,夢行路十六里遇雞而停止友驮,悟到自己雞年將會重病不起;楚惠王待人有厚德,雖然吞吃了蛭而生病驾锰,但不久便痊愈了卸留。
“將屬纊”、“將易簀”都是人將死亡的意思椭豫。“作古人”和“登鬼箓”都是指人已經(jīng)死亡了耻瑟。
父母親去世稱為“丁憂”旨指,居喪時應(yīng)當(dāng)讀禮。人死后停于靈床稱為“尸”喳整,已盛入棺材叫做“柩”谆构。到親友家去報喪叫做“訃”,到喪家去安慰孝子叫做“唁”框都。去喪家吊唁叫做“匍匐”低淡,建在墓旁守墓的屋子稱為“倚廬”。
“寢苫枕塊”是說孝子在靈堂旁睡草席瞬项、枕土塊蔗蹋,以哀悼父母。“節(jié)哀順變”是吊唁者勸慰喪家節(jié)制哀思囱淋、順應(yīng)變故猪杭、愛惜身體。
古時男子將死就把他停臥在正屋妥衣,死后稱為“壽終正寢”;女子將死則安置在內(nèi)室皂吮,死后稱為“壽終內(nèi)寢”。
天子死叫“崩”税手,諸侯死叫“薨”蜂筹,大夫死叫“卒”,士人死叫“不祿”芦倒,百姓死叫“死”艺挪,未成年人死叫“殤”,不同身份的人去世兵扬,自然有不同的稱呼麻裳。
父親死了自己謙稱“孤子”,母親死了自謙為“哀子”器钟,父母俱亡自稱為“孤哀子”;自言父親去世說“失怙”津坑,母親去世說“失恃”,父母皆不在則說“失怙恃”傲霸。
稱呼已去世的父親為“考”疆瑰,因為“考”有“成就”的意思,取父親創(chuàng)業(yè)有成之義;稱呼已去世的母親為“妣”昙啄,因為“妣”通“媲”穆役,是說母親能媲美父親的德行事業(yè)。
父母去世后百日之內(nèi)的哭泣叫“泣血”跟衅,百日之外居喪者答謝賓客的跪拜禮節(jié)稱“稽顙”孵睬。父母去世的周年祭禮叫做“小祥”,兩周年的祭禮稱為“大祥”伶跷。
用粗麻布做孝服且不縫邊的謂之“斬衰”掰读,用粗麻布做孝服且縫邊的叫做“齊衰”秘狞,這是表示喪禮有輕重的等級。
服喪九個月所穿的喪服叫“大功”蹈集,五個月的喪服叫“小功”烁试,親疏不同所穿喪服及喪期也有不同。
穿用細(xì)麻布做的喪服服期三個月叫“緦麻”;服喪滿三年要舉行除喪服的禮節(jié)叫“禫禮”拢肆。
孫子為祖父母服喪减响,嫡孫執(zhí)杖,服一年期;長子已死郭怪,嫡長孫要承受喪祭和宗廟的重任支示,服喪三年。
死者隨葬的器物叫做“明器”鄙才,因為要用對待神明的辦法來對待死人;孝子所執(zhí)之杖稱為“哀杖”颂鸿,為的是要扶持因喪親而哀痛衰弱的身體。
父親的節(jié)操在外攒庵,所以父死哀杖用竹子制作;母親的節(jié)操在內(nèi)嘴纺,所以母親死哀杖用桐木制作。
送財物給喪家叫做“賻”浓冒,以車馬幫助喪家辦喪事稱為“赗”栽渴。將衣服送給死者謂之“襚”;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叫做“琀”。
送葬時牽引靈柩叫“執(zhí)紼”;出柩叫做“駕輀”稳懒。吉祥的葬地名為“牛眠地”;封土筑成的墳?zāi)菇凶?ldquo;馬鬣封”闲擦。
墳前所立的石像原名為“翁仲”;喪葬時靈柩前豎的旗幡叫做“銘旌”。
“挽歌”是對死人的哀悼僚祷,始于漢初田橫之去世佛致。墳前的墓志記載死者的生平事略贮缕,由唐代傅奕始創(chuàng)辙谜。
生前預(yù)建的墳?zāi)菇凶?ldquo;壽藏”;死后才挖的墳?zāi)菇凶?ldquo;佳城”。墳?zāi)褂址Q“夜臺”感昼,墓穴又名“窀穸”装哆。
死者已埋葬叫安瘞玉樹,到墳前祭奠叫一束生芻定嗓。天子諸侯宗廟之祭蜕琴,四時名稱不同,春祭名“禴”宵溅、夏祭稱“禘”凌简、秋祭叫“嘗”、冬祭謂“烝”恃逻。
拿著杯子喝水時不禁悲從中來雏搂,因為母親的氣息還留在杯子上;讀父親遺留下的書籍更增添憂傷藕施,因為書中滿是父親的墨跡手印。
子羔悲悼逝去的雙親而泣血凸郑,子夏痛失愛子而哭瞎了眼睛裳食。
王裒父親死后,每當(dāng)他讀到《蓼莪》詩中的句子時芙沥,都要痛哭流涕诲祸,學(xué)生們不忍便不再去讀這一首詩。王修母親死于社日而昨,次年社日王修思母極為悲哀救氯,鄰里為之凄然便停止了這個祭祀。
樹想靜止而風(fēng)并不停息歌憨,兒子想奉養(yǎng)父母而雙親則已謝世径密,皋魚為此悲傷不已;與其父母死后殺牛到墳前祭奠,不如當(dāng)他們健在時以雞豬之肉盡心奉養(yǎng)躺孝,這是曾子讀喪禮時的感想享扔。
所以為人子女的,應(yīng)當(dāng)想到木有本植袍,水有源惧眠,不要忘記父母對自己有養(yǎng)育之恩;必須慎重地按照禮儀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恭敬地祭祀自己的祖先于个。
調(diào):調(diào)理氛魁、調(diào)養(yǎng)。玉:珍重厅篓、愛護秀存。
違和:不調(diào)和。微恙:小毛病羽氮。
罹:遭遇或链。實沈、臺駘:傳說中的參宿之神档押、汾水之神澳盐,能使人生病。
膏:指心下的部位令宿。肓:指膈上薄膜叼耙。膏肓謂病情險惡無法醫(yī)治。
采薪之憂:《孟子·公孫丑下》:“昔者有王命粒没,有采薪之憂筛婉,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憂癞松,言病不能采薪爽撒。”意思是患病不能負(fù)薪冕碟。河魚之患:因為魚腐爛是從內(nèi)至外,故用河魚之患指腹瀉匆浙。
瘳:病愈安寺。病篤:病重。
瘧不病君子:晉朝有一小兒的父親得了瘧疾首尼,有人問他:“你父親是有品德的君子挑庶,怎么會得瘧疾呢?”小兒說:“正因為它是讓君子患病,所以才叫瘧疾软能。”
謝安夢雞:晉代謝安夢見乘坐桓溫的車子走了十六里迎捺,看見一只白雞就停下來了。不知何意查排。后來謝安接替桓溫任宰相凳枝,過了十六年忽然得病,謝安才悟到:“原來十六里意味著十六年跋核,見到白雞而停止岖瑰,意味著酉年,我將一病不起了砂代。”不久果然病死蹋订。楚王吞蛭:楚王吃飯時吃出一條水蛭來,想吐掉又怕廚師因此獲罪刻伊,就勉強吞進去而得病露戒。令尹知道其中的緣由,就對楚王說:“大王有這樣的德行捶箱,此病不會有什么傷害智什。”后來果然好了。
屬纊:將新綿放在臨死人的鼻下丁屎,檢查是否斷氣荠锭。易簀:換下竹席。箓:簿籍悦屏。
丁憂:遭遇憂傷节沦,指居喪。讀禮:《禮記》中載础爬,死者未葬時讀葬禮,既葬則讀祭禮吼鳞。
訃:報喪的文書看蚜。唁:慰問死者家屬。
匍匐:爬行赔桌,指前往吊唁供炎。倚廬:古代在父母墓邊搭小屋居住以守墓渴逻,稱為倚廬。
寢苫枕塊:古代禮教音诫,子從父母之喪起至入葬期間惨奕,不能住寢室,要睡在草席上竭钝,以土塊為枕梨撞。
正寢:正屋。內(nèi)寢:內(nèi)室香罐。古代男子將要死時卧波,就移到正屋東首,以候氣絕庇茫。如果是女子仍然躺在內(nèi)室港粱。
崩、薨旦签、卒查坪、不祿、死宁炫、殤:古代等級森嚴(yán)咪惠,不同的人死有不同說法。
孤子淋淀、哀子遥昧、孤哀子:分別為父喪、母喪朵纷、父母皆喪者的自稱炭臭。怙、恃:都是依賴的意思袍辞。
考:稱已經(jīng)死去的父親鞋仍。妣:稱已死去的母親〗劣酰克媲父美:可以和父親媲美威创。
泣血:極其悲痛而無聲的哭泣』雅常稽顙:叩頭肚豺。
小祥:父母死后周年的祭禮稱小祥。大祥:父母死后兩周年的祭禮叫大祥界拦。
衰:古代喪服吸申,用粗麻布制成。喪服有五種,即斬衰截碴、齊衰梳侨、大功、小功日丹、緦麻走哺,按與死者的不同關(guān)系穿用。穿的時間也有長短哲虾,大功要穿九個月丙躏,小功要穿五個月,緦麻要穿三個月妒牙。斬衰:不縫邊的喪服彼哼。齊衰:縫邊的喪服。
緦麻:喪服名湘今,用細(xì)麻布制成敢朱。禫禮:指除去喪服的祭禮。
杖期:舊時服喪禮制摩瞎,祖父母死了拴签,嫡孫要服一年喪,手中拿著喪杖旗们,稱為杖期蚓哩。承重:長子死了,由嫡孫代替服喪上渴,稱為承重孫岸梨,即承擔(dān)重任的意思。
明器:陪葬的器物稠氮。
古代按照男主外曹阔,女主內(nèi)的禮制,居父喪時隔披,用粗糙的竹杖赃份,居母喪時用桐木杖。
賻:以財物助人辦喪事奢米。赗:助葬用的車馬抓韩。禭:給死者贈送衣被。王含:通“唅”鬓长。含在死者口中的珠谒拴、玉、貝的通稱痢士。
紼:指引棺材入墓穴的繩子彪薛,送葬時幫助牽引靈柩茂装。輀:喪車怠蹂。
牛眠地:晉陶侃遭父喪未葬善延,家中老牛也忽然不見了。有一老者告訴他:“前崗有一條牛睡在泥污中城侧,以該地為葬地易遣,將來必位極人臣。”馬鬣封:墳?zāi)股戏馔恋囊环N形狀嫌佑。
翁仲:傳說秦代阮翁仲身高異于常人豆茫,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死后鑄銅像立于咸陽宮外屋摇。銘旌:豎在樞前以表明死者官職揩魂、姓名的旗幡。
挽歌:送葬時挽柩者所唱的哀歌炮温。
壽藏:給活人修的墳火脉。
夜臺:指墓中昏暗如夜。窀穸:墓穴柒啤。
瘞玉:死者已埋葬叫安瘞玉樹倦挂。束芻:將青草捆成束放在靈前〉9《后漢書·徐稚傳》云:“生芻一束方援,其人如玉。”
禴涛癌、禘犯戏、嘗、烝:古代宗廟四時的祭名拳话。
飲杯棬而抱痛先匪,母之口澤如存:用母親用過的杯子而心中悲痛,母親口中的氣息像還存在一樣假颇。棬胚鸯,曲木制成的飲器。
王裒:晉代人王裒一讀到懷念父母的《蓼莪》詩就悲痛欲絕笨鸡,他的學(xué)生因此不再讀這首詩姜钳。停桑柘社:魏朝王修的母親因為在社日那天去世,次年社日形耗,鄰里因為王修極為悲痛哥桥,就停止了社日活動。
皋魚:齊國人激涤,曾對孔子說:“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拟糕,兒子想贍養(yǎng)雙親已不在判呕。”后來痛哭而死。與其椎牛而祭墓:曾子曾說:“與其殺牛去祭祀送滞,不如在親人活著的時候用雞豬好好供養(yǎng)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