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窮則變缚俏,變則通惊搏,通則久。
——《周易》
譯:事物發(fā)展到了極點忧换,就要發(fā)生變化恬惯,發(fā)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fā)展不受阻塞亚茬,事物才能不斷的發(fā)展酪耳。
2.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
譯:君子說話有根據(jù),做事有恒心碗暗。
3.君子知微知彰颈将,知柔知剛,萬夫之望言疗。
——《周易》
譯:君子知道隱微的開始晴圾,也知道事態(tài)的彰顯;也知道該柔的時候柔噪奄、該剛的時候剛死姚,該進的時候進、該退的時候退勤篮。這樣的君子才是萬眾所敬仰的人物都毒。
4.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叙谨。
——《周易》
譯:道德高尚的人温鸽,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討好手负;與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涤垫,不輕慢高傲。
5.天作孽竟终,猶可違蝠猬;自作孽,不可活统捶。
——《尚書》
譯:上天降下的災(zāi)害還可以逃避榆芦;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
6.人而不學(xué)喘鸟,其猶正墻面而立匆绣。
——《尚書》
譯:人如果不學(xué)習(xí),就像面對墻壁站著什黑,什么東西也看不見崎淳。
7.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愕把。
——《尚書》
譯:懂得道理并不難拣凹,實際做起來就難了。
8.寬而栗恨豁,柔而立嚣镜,愿而恭,亂而敬橘蜜,擾而毅菊匿,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捧请,強而義 凡涩。
——《尚書》
譯:(人要有九德)寬厚而莊重,溫和而有主見疹蛉,講原則而謙遜有禮,聰明能干而敬業(yè)力麸,善于變通而有毅力可款,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節(jié)制克蚂,剛強而務(wù)實闺鲸,勇敢而符合道義。
9.與人不求備埃叭,檢身若不及
——《尚書·商書·伊訓(xùn)》
解釋:對別人不能求全責(zé)備摸恍,對自己要嚴格約束唯恐不夠。
10.博學(xué)之赤屋,審問之立镶,慎思之,明辨之类早,篤行之媚媒。
——《禮記》
譯:廣泛地學(xué)習(xí),深入地追問涩僻,周密地思索缭召,明確地判別,切實地踐行逆日。
11.凡事預(yù)則立嵌巷,不預(yù)則廢。
——《禮記》
譯:不論做什么事室抽,事先有準備搪哪,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狠半。
12.惡言不出于口噩死,忿言不反于身。
——《禮記·祭義》
譯:自己不說出惡言, 別人的忿語就不會返回到自身上來神年。你若以惡語傷人已维,他人也會以惡語相加。
13.見善如不及已日,見不善如探湯垛耳。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xué)習(xí),見到好的事堂鲜,生怕遲了就做不了栈雳。看到了惡人缔莲、壞事哥纫,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fā)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痴奏,避得遠遠的蛀骇。
14.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怨矣读拆。
——《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擅憔,有過失主動承擔(dān)主要責(zé)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檐晕,是“薄責(zé)于人”暑诸,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辟灰。
15.君子成人之美个榕,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伞矩。
——《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笛洛,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xiàn)良好的意愿和正當?shù)囊螅粫美淇岬难酃饪词澜缒死ぁ苛让;蚴俏痔煜虏粊y,不會在別人有失敗湿诊、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狱杰。小人卻反,總是“成人之惡厅须,不成人之美”仿畸。
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朗和。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错沽,就虛心請教,認真學(xué)習(xí)眶拉,想辦法趕上他千埃,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忆植,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放可。
17.己所不欲谒臼,勿施于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耀里、災(zāi)難蜈缤、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冯挎。
18.當仁底哥,不讓于師。
——《論語》
譯:遇到應(yīng)該做的好事房官,不能猶豫不決叠艳,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yīng)該搶著去做易阳。后發(fā)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1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吃粒。
——《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潦俺,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20.往者不可諫徐勃,來者猶可追事示。
——《論語·微子》
譯:過去的種種錯就錯了,追悔已來不及僻肖,但將來的一切還是可以預(yù)料肖爵,還可以努力使事情往好方向發(fā)展。
21.言必信 臀脏,行必果劝堪。
——《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揉稚,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秒啦。
22.毋意,毋必搀玖,毋固余境,毋我。
——《論語》
譯:講事實灌诅,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芳来,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猜拾,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即舌,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关带,共同完成任務(wù)侥涵。
23.三人行沼撕,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咂洳簧普叨闹?/strong>
——《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务豺,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嗦明。我選取他的優(yōu)點來學(xué)習(xí)笼沥,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娶牌,有則改之奔浅。
24.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诗良。
——《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zé)備自己汹桦,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鉴裹。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舞骆,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25.不怨天径荔,不尤人督禽。
——《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总处,絕不把責(zé)任推向別人狈惫,后來發(fā)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6.仰不愧于天鹦马,俯不怍于人胧谈。
——《孟子》
譯:為人正直坦蕩,抬頭無愧于天菠红,低頭無愧于人第岖,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27.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试溯。
——《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蔑滓、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28.生于憂患遇绞,死于安樂键袱。
——《孟子》
譯: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煉,使人更堅強摹闽。相反蹄咖,時常滿足于享受,會使人不求上進而逐漸落后付鹿。
29.老吾老澜汤,以及人之老;幼吾幼蚜迅,以及人之幼。
——《孟子》
譯:尊敬俊抵、愛戴別人的長輩谁不,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徽诲,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刹帕。
3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谎替。
——《孟子》
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yǎng)個人品德偷溺,得志時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這樣钱贯。
31.自暴者不可有信也挫掏,自棄者不可有為也。
——《孟子》
譯:自己損害自己的人秩命,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砍濒;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zé)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yè)硫麻。
32.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孟子》
譯:人的毛病樊卓,在于喜歡教導(dǎo)別人拿愧,做別人的老師。喜歡教導(dǎo)別人的人碌尔,又往往自以為是浇辜,自以為正確,一副高高在上的氣魄唾戚。
33.人一能之柳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叹坦。
——《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xué)通的熊镣,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xué)通募书。人家十次能掌握的绪囱,我要是學(xué)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莹捡。
34.好學(xué)近乎知鬼吵,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篮赢。
——《中庸》
譯:勤奮好學(xué)就接近智齿椅,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琉挖,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xiàn)。
35.多行不義必自斃涣脚。
——《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示辈,終將自取滅亡。
36.人誰無過涩澡,過而能改顽耳,善莫大焉。
——《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妙同,犯了獵誤射富,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37.吾生也有涯而粥帚,知也無涯胰耗。
——《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芒涡。
38.巧者勞而知者憂柴灯,無能者無所求。
——《莊子》
譯:有技巧的人勞累费尽,聰明的人憂慮赠群,沒有本事的人沒有追求。
39.千丈之堤旱幼,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查描,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柏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冬三,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zāi)而焚毀缘缚。
40.事隨心勾笆,心隨欲。欲無度者桥滨,其心無度窝爪。心無度者,則其所為不可知矣齐媒。
——《呂氏春秋》
譯:事從心出酸舍,心隨欲來,如果不從心欲的細微處觀察事物里初,我們往往會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騙啃勉。縱橫古今中外双妨,詳細考察事情的成敗得失淮阐。如果深入觀察叮阅,就會發(fā)現(xiàn)。事情的發(fā)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泣特。
41.不積跬步浩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状您,無以成江海勒叠。
——《荀子》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膏孟,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眯分,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柒桑。
42弊决、知而好問,然后能才魁淳。
——《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xué)好問才能成才飘诗。
43.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界逛。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昆稿,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息拜,有錯就改正貌嫡,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44.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该溯,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别惦。
45.鳥之將死狈茉,其鳴也哀;人之將死掸掸,其言也善氯庆。
——《史記》
譯文: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扰付;人將要死的時候堤撵,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46.智者千慮羽莺,必有一失实昨;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盐固。
——《史記》
譯文: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荒给,總會有一次失誤丈挟;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獲志电。
47.天下熙熙曙咽,皆為利來;天下攘攘挑辆,皆為利往例朱。
——《史記》
譯文:(人生一世,無非是在追求名利)鱼蝉,天下熙熙洒嗤,都是為利而來;天下攘攘蚀乔,都是為利而往烁竭。
4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吉挣。
——《漢書》
譯文:站在深潭邊派撕,希望得到里面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jié)網(wǎng)睬魂。
49.天下皆知取之為取终吼,而莫知與之為取。
——《后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氯哮,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际跪。
50.智者棄短取長,以致其功喉钢。
——《后漢書·王符傳》
譯文:聰明人舍棄短處姆打,發(fā)揮長處,以此來取得成功肠虽。
關(guān)鍵詞:國學(xué)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