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李祎

唐代詩人

李祎(店读?-743年),唐朝宗室攀芯、名將两入,神武軍的創(chuàng)建者,唐太宗李世民曾孫敲才,吳王李恪之孫裹纳,張掖郡王李琨之子。少年有志紧武,歷任諸州刺史剃氧,治理有方;進而執(zhí)掌帥印阻星,戰(zhàn)功卓著朋鞍。729年(開元十七年)石堡城一役大破吐蕃,促成兩國數(shù)年之間無交兵的和平局面妥箕,并以軍功恩澤先人滥酥;732年(開元二十年),抱白山之戰(zhàn)大破奚和契丹畦幢,俘虜敵酋坎吻,驅(qū)逐叛逆。743年(天寶二年)宇葱,遷太子太師瘦真;當年十月初三(公元743年10月24日)刊头,李祎任太子太師時患病,后死于官任之上诸尽,終年八十余歲原杂。他去世后,唐玄宗痛惜良久您机。

李祎詩詞作品
李祎古籍名句
人物生平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shunbangexp.com]

友謙封爵

李祎少年就很有志向穿肄,對母親非常孝順,與家人相處的也很和睦际看,撫養(yǎng)弟弟李袛以友愛而著稱于世被碗。710年(景龍四年),李祎任太子仆仿村,兼徐州(治彭城锐朴,今江蘇徐州市)別駕,加授銀青光祿大夫蔼囊。本來作為長子焚志,李祎應該繼承爵位,但是李祎堅持讓給自己的弟弟李袛畏鼓,唐中宗非常贊賞他的品性酱酬,因此特別封他為嗣江王作為嘉獎,以承襲唐太宗十一子李囂的爵位云矫。

710年(景云元年)膳沽,李祎出任德州(治安德,今山東陵縣)刺史让禀,此后又調(diào)任蔡(治汝陽挑社,今河南汝南)、衢(治信安巡揍,今浙江衢縣)等州刺史痛阻。

初掌軍權

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后,李祎多次擔任蜀州(治今四川崇慶縣)腮敌、濮(治鄄城阱当,今山東鄄城東北)等州刺史。由于李祎為官清廉糜工,治理嚴辦弊添,不論官員還是百姓敬畏且信服他,因此被朝廷日漸重用捌木,被調(diào)任京城為光祿卿油坝,隨后又調(diào)任將作大匠,后因母親去世辭官丁憂。喪期未滿被復起為瀛洲刺史免钻,李祎上表堅決請求服滿三年之喪,得到準許崔拥。724年(開元十二年)极舔,唐玄宗改封其為信安郡王。

727年(開元十五年)链瓦,丁憂期滿復出拆魏,官拜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開始掌握軍權慈俯。

從713年(開元元年)起渤刃,吐蕃連續(xù)進犯唐蕃邊境。727年(開元十五年)閏九月贴膘,吐蕃與東突厥連兵入寇卖子,河西、隴右節(jié)度使王君毚率軍掩擊吐蕃刑峡,途中遭回紇瀚海司馬護輸埋伏洋闽,力戰(zhàn)被殺,河突梦、隴震動诫舅。鑒于河隴一帶形勢危急,唐玄宗決定派遣得力的官員前去鎮(zhèn)守宫患。十月十三日刊懈,唐玄宗任命李祎為朔方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娃闲,兼攝御史大夫虚汛。又以朔方節(jié)度使蕭嵩為河西節(jié)度等副大使。蕭嵩又將刑部員外郎裴寬引為判官皇帮,與原判官牛仙客俱掌軍政泽疆,這才使河、隴地區(qū)的人心才逐漸安定下來玲献。不久殉疼,李祎遷禮部尚書,仍繼續(xù)擔任朔方軍節(jié)度使捌年。

唐蕃戰(zhàn)爭

唐玄宗繼位前瓢娜,唐在與吐蕃的戰(zhàn)爭中屢吃敗仗,尤其是河隴戰(zhàn)場,不占任何優(yōu)勢。后來唐軍依托一系列堅固據(jù)點——軍鎮(zhèn)商模,相對集中兵力史辙,實行機動防御痘系,并伺機反攻安皱,逐步擴大了控制區(qū)域刷袍。吐蕃則以河西九曲之地(今青海東南黃河曲流處)為后勤基地米碰,不斷攻掠河隴一帶谷丸。此后堡掏,經(jīng)多年戰(zhàn),唐鞏固了河隴一帶的防務刨疼,加上國力的不斷增強泉唁,唐玄宗決定采取軍事行動,對吐蕃主動發(fā)起進攻揩慕。

起初亭畜,吐蕃軍占領唐朝轄地——鄯州鄯城縣以西的石堡城(又稱鐵刃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后迎卤,即派重兵把守拴鸵,并以此為前沿陣地,屢屢出兵蜗搔,攻擾唐河西宝踪、隴右等地區(qū)。唐朝視其為心腹之患碍扔,決定攻取這一戰(zhàn)略要地瘩燥。729年(開元十七年)三月,唐玄宗命李祎與河西不同、隴右地區(qū)駐防將帥共議攻城大計厉膀。但諸將均認為:“這個城池占據(jù)險要,又被吐蕃所重視二拐,大軍深入服鹅,敵人必會全力據(jù)守。戰(zhàn)事如果不能勝利百新,退敗會狼狽”企软,主張“不如按軍不動持重,根君形式發(fā)展再決定”饭望。但李祎則認為仗哨,石堡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必須盡快奪回铅辞,他說道:“為人臣子的節(jié)操厌漂,怎么能害怕艱險?如果必須寡不敵眾的后果斟珊,吾將以死報效苇倡。對國家有利,這個身體有什么可惜的?”

決定做出后旨椒,李祎又認真研究了攻城戰(zhàn)術晓褪。因為石堡城依山而建,易守難攻综慎,只有一條山道通往城中涣仿,如果采取強攻,將頓兵堅城之下寥粹,即使攻克变过,也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埃元。于是李祎大膽地決定采取遠距離奔襲戰(zhàn)術涝涤,偷襲石堡城,以求出其不意岛杀,速戰(zhàn)速決阔拳。一切準備就緒,李祎親率大軍日夜兼程殺奔石堡城类嗤,吐蕃守城官兵果然措手不及糊肠,傷亡甚眾。二十四日遗锣,唐軍以極小的代價順利地攻克了石堡城货裹,繳獲糧儲器械非常多。隨后李祎留兵據(jù)守要害精偿,令吐蕃軍無法前進弧圆。自此,唐河西笔咽、隴右地區(qū)連成一片搔预,各路唐軍可以四處巡邏,拓境達千余里叶组。唐玄宗聞訊大喜拯田,下令改石堡城為振武軍。

石堡成一役甩十,李祎力排眾議船庇,堅持出兵,又出敵不意侣监,遠距離奔襲溢十,攻其不備,奪取重鎮(zhèn)达吞,揭開了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张弛。這一戰(zhàn)同時沉重打擊了吐蕃,由于連戰(zhàn)連敗,吐蕃國內(nèi)嘩然吞鸭,只好再次派遣使者求和請婚寺董,遠嫁吐蕃的金城公主也從中斡旋。唐玄宗這才應吐蕃請求刻剥,送與詩書遮咖。729年(開元十七年),因為李祎有此軍功造虏,唐玄宗追封他的父親李琨為工部尚書御吞,追封贈吳王。730年(開元十八年)漓藕,雙方約以赤嶺(今青海日月山)為界陶珠,并于甘松嶺(今四川松潘境)及赤嶺互通市貿(mào)。733年(開元二十一年)享钞,唐蕃兩在赤嶺樹碑紀念揍诽,雙方邊將均參加了這一慶典。一直到737年(開元二十五年)栗竖,兩國數(shù)年之間無沒有交兵暑脆,李祎可謂功不可抹。

李祎軍功顯赫狐肢,且擔任朔方節(jié)度使的要職添吗,手握實權。時任宰相的宇文融害怕李祎擁有的權利份名,又擔心他對唐玄宗日益增長的影響碟联,同時還可能防備他會加強蕭嵩的政治地位而對己不利。因此同窘,他安排御史李寅彈劾李祎玄帕,被李祎悄悄得知,李祎于是通過玉真公主和高力士上奏唐玄宗想邦。當李寅后來將彈劾狀呈上時裤纹,唐玄宗怒加駁斥,李祎未受非難丧没,宇文融反而被貶為汝州(治梁縣鹰椒,今河南臨汝)刺史,此時他擔任宰相只有一百天呕童。

唐契戰(zhàn)爭

河隴一帶的形勢得到緩解后漆际,東北的的形勢卻變得緊張起來。724年(開元十二年)時夺饲,契丹王李郁于卒奸汇,弟李吐于繼位施符。

李吐于與大臣可突于互相猜忌。725年(開元十三年)擂找,李吐于投奔唐朝戳吝,不敢返回,唐玄宗封其為遼陽王贯涎,留他在京城宿衛(wèi)听哭。可突于于是立前任契丹首領李盡忠之弟李邵固為主塘雳。唐玄宗為全力對付吐蕃陆盘,只好答應他的請求,封李邵固為廣化王败明,奚王蘇魯為奉誠王隘马。730年(開元十八年),契丹王李邵固派可突于入貢肩刃,同平章事李元纮對他無禮祟霍,使可突于不滿而歸杏头。五月二十六日盈包,可突于殺害李邵固,立屈烈為主醇王,率其部眾并脅迫奚部眾人背叛唐朝投降突厥呢燥,奚王李魯蘇及其妻子韋氏、李邵固的妻子陳氏都投奔唐朝寓娩。

唐玄宗聞訊叛氨,立即下制,令幽州長史棘伴、知范陽節(jié)度事趙含章率部征討寞埠,又命中書舍人裴寬、給事中薛侃等于關內(nèi)焊夸、河東仁连、河南、河北等分道招募勇士阱穗。六月二十三日饭冬,玄宗又以單于大都護忠王李浚(即后來的肅宗李亨)遙領河北道行軍元帥,御史大夫李朝隱揪阶、京兆尹裴伷先為副元帥昌抠,率程伯獻、張文儼鲁僚、宋之悌炊苫、李東蒙裁厅、趙萬功、郭英杰等十八總管繼討奚與契丹叛亂部眾侨艾,后因故未能成行姐直。

732年(開元二十年)正月十一日,唐玄宗以李祎為河東蒋畜、河北行軍副大總管声畏,將其由西北調(diào)至東北,率兵進擊奚姻成、契丹插龄。二十八日以戶部侍郎裴耀卿為副總管。三月科展,李祎率裴耀卿均牢、趙含章等分道進攻,含章軍先與奚才睹、契丹兵相遇徘跪,奚、契丹望風遁去琅攘。這時垮庐,平盧先鋒將烏承玼對趙含章說:“奚、契丹坞琴,都是很厲害的敵人哨查。前日離開,不是因為害怕我剧辐,而是要引誘我寒亥,應該按兵不動以觀其變∮兀”但趙含章卻執(zhí)意不納溉奕,仍率部追趕,遂與契丹和奚眾在抱白山(似為白狼山忍啤,或白鹿山加勤,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東境)展開激戰(zhàn)√垂欤可突于率伏兵一齊殺出胸竞,唐軍大敗。恰好烏承呲率本部兵馬從西面向契丹發(fā)動突然襲擊参萄,契丹與奚眾抵擋不住卫枝,遂向后逃走。二十六日讹挎,李祎率唐軍主力趕到校赤,奮勇追擊吆玖,大破奚、契丹马篮,俘斬甚眾沾乘。可突于率殘部遠逃浑测,其余眾流竄山谷翅阵;奚酋李詩瑣高率5000余帳投降,李祎凱旋而歸迁央。唐玄宗封投降的契丹李詩瑣高爵位歸義王掷匠,并將雖他一起投降的部落五千人安置在幽州歸義縣(今北京房山東南)并重設縣置,李詩瑣高同時被任命為義州都督岖圈。

抱白山之戰(zhàn)讹语,在唐軍初戰(zhàn)失利的情況下,李祎及時率主力趕到蜂科,并果斷展開追擊顽决,終大破奚、契丹导匣,給其以沉重打擊才菠。四月的夏天壬辰日,李祎因功加開府儀同三司逐抑,兼關內(nèi)支度鸠儿、營田等使屹蚊,兼采訪處置使厕氨,增加領導涇、原等十二州汹粤,并使得他的兩個兒子因此而得到官職命斧。

功勛晚年

由于李祎功績卓著,屢遭他人嫉妒嘱兼,很多戰(zhàn)功朝廷都不知道国葬,所以賞賜不能與其功勛相稱,非城酆荆可惜汇四。734年(開元二十二年),李祎遷兵部尚書踢涌,朔方節(jié)度大使通孽。這一年,李祎曾因為國家用度不足請求放任私鑄睁壁,被倉部郎中韋伯陽認為不妥而擱置意見背苦,或因此受到牽連互捌,被貶為衢州刺史。此后又出任滑(治白馬行剂,今河南滑縣東舊滑縣)秕噪、懷(治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二州刺史厚宰。

740年(開元二十八年)六月腌巾,李祎拜太子少師,以年老致仕铲觉。743年(天寶二年)壤躲,遷太子太師;當年十月初三(公元743年10月24日)备燃,李祎時任太子太師因病去世碉克,終年八十余歲。唐玄宗聞訊痛惜良久并齐,追贈太尉漏麦。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jīng)典推薦

李祎簡介-李祎的詩詞名句

古詩國學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shunbangex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做暖视频免费成人,高清无码在线成人,成人午夜网站免费,日韩东京热app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