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適(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恭应,唐代宗李豫長子抄邀,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則天和唐殤帝以外),在位二十六年(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 )昼榛。李適在位前期境肾,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胆屿,嚴禁宦官干政奥喻,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diào)制非迹,改行“兩稅法”环鲤,頗有一番中興氣象。后任用盧杞等憎兽,政局轉(zhuǎn)壞冷离。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適于會寧殿駕崩纯命,享壽六十四歲西剥。謚號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亿汞,葬于崇陵瞭空。李適善屬文,尤工于詩留夜〕渍。《全唐詩》錄有其詩。
早年經(jīng)歷
天寶元年四月十九日
(742年5月27日)枕面,李適出生于長安大內(nèi)宮中愿卒。是唐肅宗李亨的長孫、唐代宗李豫的長子潮秘,母為睿真沈皇后琼开。同年十二月,拜特進枕荞,封奉節(jié)郡王柜候。
李適的整個少年時代搞动,正是大唐帝國昌盛繁華的輝煌歲月。但好景不長渣刷,李適14歲時(天寶十四載鹦肿,755年)的十一月,爆發(fā)了安史之亂辅柴,第二年長安失守箩溃,玄宗出逃四川,從此大唐帝國陷于一場亙古少見的大動亂之中碌嘀。在大唐帝國的盛衰變遷中涣旨,李適和其他皇室成員一起飽嘗了戰(zhàn)亂和家國之痛,也親身經(jīng)歷了戰(zhàn)火的洗禮和考驗筏餐。
平定叛亂
寶應元年(762年)四月二十日开泽,唐代宗即位。五月魁瞪,委任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穆律,改封魯王。肩負起與安史叛軍余孽最后決戰(zhàn)的使命导俘。同年八月峦耘,改封雍王。十月旅薄,出鎮(zhèn)陜州辅髓。
平定叛軍之后,李適因功拜為尚書令少梁,實封食邑二千戶洛口,和平叛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等八人一起被賜鐵券凯沪、圖形凌煙閣第焰。
廣德二年(764年)正月,李適以長子身份被立為皇太子妨马,并于二月舉行冊禮挺举。
登基為帝
大歷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病逝于長安宮中烘跺。李適即位湘纵,就是歷史上的唐德宗。德宗在位整整26年滤淳,遺詔中所說“二十有七載”梧喷,是虛指。
青少年時代的動蕩生活使李適深知安定的可貴,他登基以后铺敌,大有圖強復興的雄心壯志绊困。即位之初,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适刀,他實施革新,果敢有為煤蹭。但是笔喉,李適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因為安史之亂后唐帝國的積重難返而收效甚微,有的盡管初見成效硝皂,但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常挚。當李適的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后,他的雄心竟然消失殆盡稽物。李適一生中奄毡,無論是性格還是行動,都充滿了矛盾和悲劇色彩贝或。
去世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初一吼过,諸王、親戚都前來宮中向李適祝賀咪奖,唯獨太子李誦因病無法前來盗忱,李適因而流淚哀嘆,從此患病羊赵,并一天比一天加重趟佃,大約在二十多天中,內(nèi)宮與外廷斷了消息昧捷,都不知道李適與太子平安與否闲昭。
同月二十三日,李適于會寧殿駕崩靡挥,享年六十四歲序矩。
永貞元年(805年)九月一日,群臣為李適上謚號為神武孝文皇帝芹血,廟號德宗贮泞。十月十四日,葬于崇陵幔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