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佶的《在北題壁》
徹夜西風(fēng)撼破扉氛魁,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秀存。
西北風(fēng)呼呼地刮了一夜捶码,把那扇破門搖動得不停地響;殘舊簡陋的旅館里或链,我獨(dú)自一人惫恼,對著微弱的燈光。
回首故國澳盐,相隔千山萬水祈纯;我放眼南望,一直看到云天盡處叼耙,也見不到一只大雁在飛翔腕窥。
扉:門。
家山:故鄉(xiāng)筛婉、故國簇爆。
目斷:指望斷。
天南:指嶺南倾贰。亦泛指南方冕碟。
這首詩是宋徽宗趙佶被俘后,題寫在被囚禁的館舍墻上的一首絕句匆浙。公元1126年閏11月底安寺,金兵二次南下,同年12月15日攻破汴京首尼,金帝廢宋徽宗與子趙桓為庶人挑庶。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將徽软能、欽二帝迎捺,押送北方,汴京公私積蓄被擄掠一空查排,北宋滅亡凳枝。
作為一位天子而成為階下囚,昔日的榮華富貴跋核,轉(zhuǎn)眼煙云岖瑰,心中自然充滿了感傷。這首詩寫得凄切哀苦砂代。從詩中“破扉”蹋订、“蕭條孤館一燈微”這樣破敗不堪的場面,我們很容易理解他會回憶起千門萬戶刻伊,美輪美奐的皇宮露戒,一呼百應(yīng)椒功,炊金饌玉的生活,眼前境地越是惡劣智什,越能令人體會到他的苦悶动漾。后兩句回首故國,恨無寄書人撩鹿,包括了無數(shù)的對往事的困惑谦炬、迷戀及深切的悲慨〗诼伲“三千里”極言其遠(yuǎn)键思,“目斷天南”很具體地刻繪出自己滿懷的愁怨。他想捎信說些什么呢甫贯?是希望故臣來解救吼鳞,是向親屬們訴苦,還是對自己在位時荒淫無道釀成國變而懺悔叫搁,詩中沒有明說赔桌,讀者可以自己去揣測。
讀趙佶這首絕句渴逻,很容易使人想到南唐后主李煜的兩首詞疾党,都是皇帝被俘的悲嘆。一首是《虞美人》惨奕,寫于被俘后雪位,寄托亡國之痛,今昔之悲梨撞,上片云:“春花秋月何時了雹洗,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卧波,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时肿。”也是見景起興港粱,思念故國螃成,與趙佶詩內(nèi)容景物不同,中心意思完全一樣查坪。另一首是《浪淘沙》寸宏,寫亡國后一夜聽雨睡不著,愁思紛至沓來咪惠,因以詞表示哀怨。詞云:“簾外雨潺潺淋淀,春意闌珊遥昧。羅衾不耐五更寒覆醇。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炭臭。獨(dú)自莫憑欄永脓,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鞋仍。流水落花春去也常摧,天上人間⊥矗”詞以曲折的筆墨表達(dá)自己的痛苦落午,正可用來注釋趙佶寫這首絕句時的種種感受。
宋徽宗是著名的書畫家肚豺,詩詞也寫得不錯溃斋,可惜他治國的本領(lǐng)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他文學(xué)藝術(shù)的素養(yǎng),在位時任用奸邪吸申,坐失江山梗劫。這首詩寫得低沉凄迷,令人感動截碴,但他的處境實(shí)在是咎由自取梳侨,不值得人同情。無獨(dú)有偶日丹,大約過了一百五十年左右走哺,趙佶的后代南宋恭帝趙?(xiǎn)也步上了他的祖宗的老路,被元人俘到大都聚凹;他也作了一首詩割坠,懷念故國,悲傷凄黯妒牙,詩說:“寄語林和靖彼哼,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湘今,應(yīng)是不歸來敢朱。”借梅花寫失國之恨摩瞎。歷史的巧合令人沉思拴签,正合了杜牧《阿房宮賦》中的一句話:“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旗们◎玖ǎ”
趙佶 : 宋徽宗曹阔,名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半开,神宗11子,哲宗弟赃份,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寂拆。趙佶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抓韩。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纠永,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