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巽公院五詠》
凈土堂
結(jié)習自無始,淪溺窮苦源只损。
流形及茲世一姿,始悟三空門七咧。
華堂開凈域,圖像煥且繁叮叹。
清冷焚眾香艾栋,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導師蛉顽,超遙謝塵昏蝗砾。
曲講堂
寂滅本非斷,文字安可離携冤!
曲堂何為設悼粮?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曾棕,分別乃無知扣猫。
趣中即空假,名相與誰期翘地?
愿言絕聞得申尤,忘意聊思惟。
禪堂
發(fā)地結(jié)菁茆衙耕,團團抱虛白昧穿。
山花落幽戶,中有忘機客橙喘。
涉有本非取时鸵,照空不待析嫂用。
萬籟俱緣生包蓝,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混坞,鳥飛無遺跡磁奖。
芙蓉亭
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某筐。
清香晨風遠比搭,溽彩寒露濃。
瀟灑出人世南誊,低昂多異容身诺。
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抄囚?
留連秋月晏霉赡,迢遞來山鐘。
苦竹橋
危橋?qū)儆膹结M校澙@穿疏林穴亏。
迸籜分苦節(jié)蜂挪,輕筠抱虛心。
俯瞰涓涓流嗓化,仰聆蕭蕭吟棠涮。
差池下煙日,嘲哳鳴山禽刺覆。
諒無要津用严肪,棲息有馀陰。
柳宗元初貶永州谦屑,住龍興寺驳糯,曾與和尚交往,探討佛理氢橙。龍興寺舊址在瀟水東岸酝枢,永州芝山城南太平門內(nèi)。當年寺里有和尚重巽充蓝,即巽公隧枫,是湛然的再傳弟子,與柳交往頗深谓苟。故柳有《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官脓、《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并作《永州龍興寺西軒記》贈巽上人涝焙。組詩《巽公院五詠》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卑笨,寫的是龍興寺里有關(guān)事物和景色。前三首以議論入詩仑撞,直接談佛理赤兴,后二首以寫景見長,蘊藏禪理隧哮。
柳宗元在《永州龍興寺修凈土院記》記載:龍興寺里桶良,有前刺史李承咥和僧人法林設置的凈土堂,他們常在這里做法事沮翔。到此時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陨帆,凈土堂的房屋損毀,佛像開裂崩塌采蚀。巽上人住在這兒疲牵,開始對此進行整理修復。刺史馮敘捐資修了大門榆鼠,柳宗元則助修了回廊纲爸,使之煥然一新。巽上人妆够,是已經(jīng)修煉到了最高境界识啦,理解最深教義的高僧负蚊。組詩第一首即以《凈土堂》為題,記述重修凈土院后佛堂修飾一新及詩人參與佛事的情景袁滥,抒發(fā)了詩人崇佛的心態(tài)盖桥。前四句為第一層:“結(jié)習自無始,淪溺窮苦源题翻。流形及茲世揩徊,始悟三空門∏对”以議論開始塑荒,直接切題,從人生的苦難輪回中領(lǐng)悟到三種解脫的空門姜挺,即“我空齿税、法空、空空”的佛道炊豪。二至八句為第二層:“華堂開凈域凌箕,圖像煥且繁。清冷焚眾香词渤,微妙歌法言牵舱。”細膩地描繪了在凈土堂做佛事的情景:華堂的凈土缺虐,清晰的佛像芜壁,焚燒的檀香,誦唱的佛經(jīng)高氮,歷歷在目慧妄,聲聲入耳。結(jié)尾兩句“稽首媿導師剪芍,超遙謝塵昏”塞淹,詩人叩首拜謝唱經(jīng)的法師,遙遙地向他懺悔自己在紅塵中的昏聵罪裹。他要拋棄人世欲望的種種煩惱窖铡,向往不生不死的涅盤之門;詩人還相信西方凈土——極樂世界坊谁,可見他受佛教的影響已到了執(zhí)迷的程度。
第二首《曲講堂》滑臊,結(jié)構(gòu)形式與前首大致相同口芍。“寂滅本非斷雇卷,文字安可離鬓椭!曲堂何為設颠猴?高士方在斯⌒∪荆”從設置曲講堂的必要性落筆翘瓮,經(jīng)文需要講解,高士講經(jīng)需為之設置講壇裤翩,那么资盅,曲講堂的設立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了∮辉“圣默寄言宣呵扛,分別乃無知。趣中即空假筐带,名相與假期今穿?”進一步指出“默然的妙語也要假托言語的宣講,將沉默與宣講分開是無知的做法伦籍±渡梗”并認為中道與空相、假名本是一回事帖鸦,不必分明名芝薇、相的區(qū)別。最后兩句“愿言絕聞得富蓄,忘意聊思惟”剩燥,希望能棄絕聽聞所得到的東西,通過認真思維而得到佛的真諦立倍。全詩基本上是議論灭红,充滿佛教的術(shù)語,作者一心向往佛教的真諦口注,態(tài)度之虔誠变擒,儼然一信徒。
《禪堂》與前兩者的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寝志,寫的是三堂之一的“禪堂”娇斑。而在寫作上稍有變化,先是描寫:“發(fā)地結(jié)青茆材部,團團抱虛白毫缆。山花落幽戶,中有忘機客乐导】喽。”像是一特寫鏡頭,刻畫出“禪堂”的特點:青茅蓋成的禪堂物臂,青山團團圍住虛白的建筑旺拉。然后产上,由外及內(nèi),由物及人蛾狗,山花飄落在幽靜的門前晋涣,禪堂中坐著忘機的禪客,突出了禪客沉桌。禪客也自然包括詩人谢鹊。中間一層,用禪語敘說對佛學的理解: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蒲牧,觀照于全也不用去解析撇贺。天地萬籟都有緣而生,喧鬧當中有深深的寂靜冰抢。對佛理的理解比較深透松嘶,是禪客(詩人)進入禪堂的收獲。最后二句:“心境本同如挎扰,鳥飛無遺跡翠订。”表現(xiàn)了空有雙亡遵倦、心境如一的境界尽超,使詩意得到升華。
前三首以議論為主梧躺,風格大致相近似谁,后二首別具一格,以寫景為主掠哥。五代人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中有“秋風萬里芙蓉國”的詩句巩踏。芙蓉,一指荷花续搀,二指木芙蓉塞琼。湖南多水鄉(xiāng),處處有蓮荷禁舷。木芙蓉比一般花卉高大彪杉,枝葉繁茂就像小樹,庭院牵咙,路旁均可栽種派近。故湖南有芙蓉國美稱。信仰禪宗的王維洁桌,也有一首詠芙蓉花的《辛夷塢》:“木本芙蓉花渴丸,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曙强。”《芙蓉亭》全詩分三層途茫,以鮮艷美麗的芙蓉著墨碟嘴,“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囊卜∧壬龋”新亭里修建著紅色的欄桿,四周開滿了芙蓉鮮花栅组∪钙埃“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玉掸∪恤铮”早晨的清風吹送了遠香,寒冷的露水沾濕了鮮艷的色彩司浪。前四句全是寫景泊业,像一副顏色絢麗、動靜相間的水彩畫啊易。第二層“瀟灑出人世吁伺,低昂多異容”,繼續(xù)描寫芙蓉花租谈±貉伲花朵瀟灑地開放,呈現(xiàn)不同的姿態(tài)與容貌割去。芙蓉花盛開時窟却,花朵綴滿枝頭,或白或紅或黃劫拗,千姿百態(tài)间校,賞心悅目。特別令人驚奇的是页慷,早晨開的白花憔足,下午因為光合作用側(cè)變成紅色【品保“嘗聞色空喻滓彰,造物誰為工?”筆鋒一轉(zhuǎn)州袒,由花自然聯(lián)想佛學中色揭绑、空的比喻,不知造物界到底是誰在巧奪天工,創(chuàng)造出芙蓉花這樣美麗的景物他匪。佛教謂有形的萬物為色菇存,并認為萬物為因緣所生,本非實有邦蜜,故謂“色即是空”依鸥。詩中的“色”一語雙關(guān),既指芙蓉花的顏色悼沈,又泛指世間事物贱迟。結(jié)句為第三層:“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鐘絮供∫路停”從早到晚,留連芙蓉亭的美景壤靶,久久不愿離去缚俏。秋月中,詩人靜聽斷斷續(xù)續(xù)地傳來山寺的鐘聲萍肆,向往佛學禪境的思想不言而喻袍榆。禪院中有如此美好的景物,佛經(jīng)中更是詩人精神寄托的理想之地塘揣。詩熔風景詩包雀、詠物詩、山水詩為一爐亲铡,情景交融才写,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奖蔓。
最后一首《苦竹橋》赞草,更像一首詠物詩,它描寫的是苦竹間的橋吆鹤,而且表面上是寫橋厨疙,實則重點是寫竹,橋只不過是陪襯而已疑务≌雌啵苦竹,楚地湘南極普通的一種竹子知允,而且連名稱都帶有貶意撒蟀。詩人獨具慧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了詩意温鸽,將自己身世遭遇與不起眼的苦竹有機聯(lián)系起來保屯,寓意于有“苦竹”“虛心”的竹。詩的結(jié)構(gòu)與組詩一致,分三層姑尺。前四句寫實:“危橋?qū)儆膹骄怪眨澙@穿疏林”,遠遠的橋與幽幽的小路相連接切蟋,它繚繞地穿過稀疏的竹林衡楞。突出危橋、幽徑敦姻、疏林∑缧樱“迸籜分苦節(jié)镰惦,輕筠抱虛心”。特寫竹子的拔節(jié)犬绒,充分運用詩的想象旺入,似乎看見竹子從筍籜中迸發(fā)出苦節(jié),輕輕的筠皮環(huán)抱著空虛的竹心凯力。詩中突出了“苦節(jié)”與“虛心”茵瘾。第二層寫橋上觀景所得:俯身可以看到絹絹細流,抬頭可以聽到蕭蕭的竹聲咐鹤。煙霧蒸騰中陽光西下拗秘,山里的鳥兒啁鳴歸巢。既俯看祈惶,又仰視雕旨,還運用聽覺。天邊的太陽捧请,近處的鳥鳴凡涩,一一入畫,充滿了生機疹蛉。眼中的景物往往是詩人內(nèi)心世界的外在展示活箕。大自然是美好的,然而胸懷大志的詩人不能像鳥一樣自由飛翔可款,投入她的懷抱育韩,只能與“囚徒為朋”,在寺院的木魚聲中難以入眠筑舅,這強烈的反差不能不使人產(chǎn)生共鳴座慰,傷感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抒發(fā)感概“諒無要津用翠拣,棲息有余陰”版仔,這里的苦竹也不可能作為渡口的竹伐,正好給人們的棲息提供了蔭涼。正如吳文治先生所指出的:“作者借竹自喻,感嘆竹子雖有‘苦節(jié)’和‘虛心’的美質(zhì)蛮粮,也只能供人和鳥歇息遮陰益缎,不會用在重要的渡口,隱有自傷懷才不遇之意然想≥罕迹”(《柳宗元選集》)詩除了詠苦竹橋之外,還寫到竹林变泄、小徑令哟、溪流、竹韻妨蛹、落日屏富、鳥鳴,故自然屬于山水詩蛙卤。
前人對組詩的寫作評價頗高狠半,曾吉甫《筆墨閑錄》說:“退之虢州《三堂二十一詠》,子厚《巽公院五詠》颤难,取韻各精切神年,非復縱肆而作。隨其題觀之行嗤,其工可見也已日。“孫月峰評點:“五作俱就禪理發(fā)揮栅屏,最精妙捂敌。”汪森認為:“五詩極能因名立意既琴,洗剔見工占婉。然談理而實諸所無,不若寫物而空諸所有甫恩,在具眼者自當辯之逆济。”蔣之翹指出:“五詠中《禪室》一首差勝磺箕〗被牛”孫昌武教授對《凈土堂》《禪堂》也提出了批評:“這種詩,寫法頗像六朝的玄言詩松靡,是以詩的形式講說平庸陳腐的佛理简僧。”(《柳宗元傳論》)由于內(nèi)容上宣揚佛理雕欺,導致當今的選本一般不選該詩岛马。吳文治教授獨具慧眼棉姐,在世界文學名著文庫《柳宗元選集》中選注了《芙蓉亭》《苦竹橋》二首。二詩的風格相近啦逆,特色各具伞矩,僅就詩題而言,前者鮮艷夏志,后者暗淡乃坤。《芙蓉亭》描繪芙蓉沟蔑,宣揚佛理如信手拈來湿诊,《苦竹橋》寓意深刻,從苦竹生發(fā)開去瘦材,抒發(fā)了遭貶的憤懣枫吧。要了解組詩,關(guān)鍵是要對柳的信佛有一個正確評價宇色。不必為尊者諱,柳宗元的信佛是客觀存在颁湖,不能簡單地否定宣蠕、肯定。首先甥捺,柳宗元貶謫永州抢蚀,對他的打擊是巨大的,精神摧殘非常人所能承受镰禾,他之所以崇佛皿曲,是因為轉(zhuǎn)移注意力,回避矛盾吴侦,以求解脫屋休、安寧心情,這一點可以理解备韧。其次劫樟,佛教雖不等于迷信,但也有迷信的成分织堂。他在詩中宣傳的“三空”叠艳、西方凈土,流露出退避現(xiàn)實消極的人生哲學易阳,這是應予批判的附较。再次,他對佛學有一個認識過程潦俺,通過鉆研拒课、揚棄徐勃,借它山之石,吸取佛學中對儒學相通捕发、有用的內(nèi)容疏旨,以儒統(tǒng)釋,這是值得肯定的扎酷。此外檐涝,他對佛教也曾提出過批評。如對僧尼“無夫婦父子法挨,不為耕家蠶伤瘢”表示不滿,對禪宗談空太過凡纳,造成離奇荒誕窃植、戒律不存的弊病提出批評,對那些“假浮屠之形以為高”的“縱誕亂雜”者堅決予以反對荐糜。
柳宗元 :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答渔,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关带,杰出詩人、哲學家沼撕、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宋雏,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务豺,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