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嘉祐的《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移家避寇逐行舟,厭見南徐江水流乡话。
吳越征徭非舊日摧玫,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诬像。
只有同時驄馬客屋群,偏宜尺牘問窮愁。
①京口:古城名坏挠。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芍躏。
②章侍御:侍御,即侍御史降狠,御史大夫的屬官对竣。章侍御,其名其事不詳榜配。
③避寇:760~761年(上元年間)否纬、766~779年(大歷年間)中,李嘉佑先后曾任臺州蛋褥、袁州刺史临燃。袁晁陷臺州并攻下浙東諸州,歷時8月烙心,至公元 763年(廣德年間)四月始平膜廊,所謂移家“避寇”當指此。
④至南徐:公元307~312年(永嘉年間)亂后淫茵,西晉滅亡溃论,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劉宋特于京口設(shè)南徐州安置移民痘昌。轄境相當今安徽風陽以東、江蘇淮河以 南炬转、長江以北地區(qū)辆苔。其后,轄境南移扼劈,相當今江蘇長江以南驻啤,南京東北部及丹陽、宜興以東荐吵,無錫以北地區(qū)骑冗。
⑤吳越:古吳國都吳(展開閱讀全文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詩為公元762~763年、763~764年(廣德年間)李為避戰(zhàn)亂先煎、居家旅泊京口而作贼涩。時北方戰(zhàn)火尚未熄滅,南方動亂又起薯蝎,今江蘇遥倦、浙江一帶大多男子被征發(fā);丁壯不存占锯,田野荒蕪袒哥,無物可收缩筛。身為一州之長的李嘉佑都在為生活困頓而愁苦,一般的平民百姓當然更難以為生了堡称。
該詩為公元762~763年瞎抛、763~764年(廣德年間)李為避戰(zhàn)亂、居家旅泊京口而作却紧。時北方戰(zhàn)火尚未熄滅桐臊,南方動亂又起,今江蘇啄寡、浙江一帶大多男子被征發(fā)豪硅;丁壯不存,田野荒蕪挺物,無物可收懒浮。身為一州之長的李嘉佑都在為生活困頓而愁苦,一般的平民百姓當然更難以為生了识藤。
李嘉祐 : 李嘉祐,字從一赶撰,生卒年俱不可考舌镶,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進士豪娜,授秘書正字餐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