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劉長卿的《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萬里辭家事鼓鼙棘催,金陵驛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耳标,草色青青送馬蹄醇坝。
你就要離開家鄉(xiāng),奔赴萬里之外的軍營次坡,通往金陵的驛路上呼猪,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樣画畅,漸漸地向西飄去。
長江兩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腳步宋距,青青的綠草也在為你送行轴踱。
李判官:詩人的一位朋友,任判官一職乡革。
潤州:州名寇僧,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
行營:主將出征駐扎之地沸版。
事鼓鼙(pí):從事軍務嘁傀。鼓鼙,軍用樂器视粮。
金陵:一般指今江蘇省南京市细办,但唐代時把潤州也稱為金陵,這里即指潤州蕾殴。
楚云西:古代楚國地方的西部笑撞,這里指送別的所在。
行客:過客钓觉;旅客茴肥。
草色青青:形容草長得好(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
盛唐時期荡灾,詩人送朋友李判官到潤州(今江蘇省鎮(zhèn)江)去執(zhí)行軍務活動瓤狐,深厚的友情無以言表,于是詩人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為朋友送行批幌。
“萬里辭家事鼓鼙”是說李判官將要辭別家人與親朋好友础锐,不遠萬里到潤州去從事軍務。詩人想要強調(diào)的荧缘,一是行人路途的遙遠皆警;一是行人履行公務的特殊性,是要去執(zhí)行軍務截粗。這便暗含了詩人為他送行的原因和憂慮信姓。因為古代交通工具極不發(fā)達,即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也無非是北人騎馬南人乘船而己绸罗。所以古代的分別往往不是意味著“西出陽關無故人”意推,便是意味著“人生不相見,動輒參與商”了从诲。更何況李判官這次是到山重水阻的潤州去“事鼓鼙”。詩人一再說明行人所去之地的遙遠靡羡,這里又進一步暗寓著詩人為行人命運未卜而深深憂慮系洛。
“金陵驛路楚云西”就是從地理座標系上為我們標出李判官所去之地的方位俊性。詩里說金陵的驛路直通楚地之西。這里的金陵即潤州描扯,因為按照唐代行政區(qū)域的劃分定页,潤州也屬于金陵的轄區(qū)。
“江春不肯留行客”一方面點出了這次送別的時間是春天绽诚,另一方面詩人又移情于物典徊,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為什么不愿意挽留遠行客。
“草色青青送馬蹄”恩够,化用了“青青河畔草卒落,綿綿思遠道”的意境,同時也是詩人與行者難舍難分的送行場面的真實寫照蜂桶。兩位友人并駕驅(qū)馬儡毕,踏著河畔青草緩緩前行。
全文句句扑媚、字字都傾注了詩人對友人遠行的憂慮與擔心腰湾,以春天春草“不肯留”“送馬蹄”的無情反襯出離別者內(nèi)心的有情。
劉長卿 : 劉長卿,字文房唱凯,漢族羡忘,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磕昼。后遷居洛陽卷雕,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票从。肅宗至德中官監(jiān)察御史漫雕,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峰鄙,貶南巴尉浸间。代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