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文征明的《拜年》
不求見面惟通謁笋鄙,名紙朝來滿敝廬师枣。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萧落。
友人拜年都是遞上名片不求見面践美,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滿了名貴拜貼洗贰。
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貼,世人認為這樣更簡易陨倡,但不會認為這是空虛的禮節(jié)敛滋。
謁:名帖。
敝:用于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兴革。
文征明 :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擎勘,字征明咱揍。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棚饵。因先世衡山人煤裙,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噪漾,明代畫家硼砰、書法家、文學家欣硼。漢族夺刑,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明憲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