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唐代 元結《賊退示官吏》
癸卯歲鸠窗,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胯究,幾盡而去稍计。明年,賊又攻永破邵裕循,不犯此州邊鄙而退臣嚣。豈力能制敵與?蓋蒙其傷憐而已剥哑。諸使何為忍苦征斂硅则,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株婴,山林二十年怎虫。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大审。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座哩。
忽然遭世變徒扶,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八回,山夷又紛然酷愧。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缠诅。
是以陷鄰境溶浴,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管引,豈不如賊焉士败?
今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谅将,以作時世賢漾狼!
思欲委符節(jié),引竿自刺船饥臂。
將家就魚麥逊躁,歸老江湖邊。
賊退示官吏拼音版注音
癸卯歲隅熙,西原賊入道州稽煤,焚燒殺掠,幾盡而去囚戚。明年酵熙,賊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驰坊。豈力能制敵與匾二?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征斂拳芙,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察藐。
xī suì féng tài píng , shān lín èr shí nián 态鳖。
昔歲逢太平转培,山林二十年。
quán yuán zài tíng hù 浆竭, dòng hè dāng mén qián 。
泉源在庭戶惨寿,洞壑當門前邦泄。
jǐng shuì yǒu cháng qī , rì yàn yóu dé mián 裂垦。
井稅有常期顺囊,日晏猶得眠。
hū rán zāo shì biàn 蕉拢, shù suì qīn róng zhān 特碳。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晕换。
jīn lái diǎn sī jùn 午乓, shān yí yòu fēn rán 。
今來典斯郡闸准,山夷又紛然益愈。
chéng xiǎo zéi bù tú , rén pín shāng kě lián 。
城小賊不屠蒸其,人貧傷可憐敏释。
shì yǐ xiàn lín jìng , cǐ zhōu dú jiàn quán 摸袁。
是以陷鄰境钥顽,此州獨見全。
shǐ chén jiāng wáng mìng 靠汁, qǐ bù rú zéi yān 耳鸯?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膀曾?
jīn bǐ zhēng liǎn zhě 县爬, pò zhī rú huǒ jiān 。
今彼征斂者添谊,迫之如火煎财喳。
shuí néng jué rén mìng , yǐ zuò shí shì xián 斩狱!
誰能絕人命耳高,以作時世賢!
sī yù wěi fú jié 所踊, yǐn gān zì cì chuán 泌枪。
思欲委符節(jié),引竿自刺船秕岛。
jiāng jiā jiù yú mài 碌燕, guī lǎo jiāng hú biān 。
將家就魚麥继薛,歸老江湖邊修壕。
癸卯年,西原賊人攻入道州城遏考,焚燒殺戮掠奪慈鸠,幾乎掃光全城才走。第二年灌具,賊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領邵州青团,卻不侵犯道州邊境而去。難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敵嗎咖楣?不過是蒙受賊人的哀憐而巳督笆。催繳賦稅的官吏為什么還如此忍心苦苦搜括呢?因此作詩一篇給官吏們看看截歉。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胖腾,在山林中隱居了二十年。
清泉水流經過我家門口,山澗洞谷對著我家門前咸作。
田租賦稅有個固定期限锨阿,日上三竿依然安穩(wěn)酣眠。
忽然間遭遇到世道突變记罚,數年來親自從軍上前線墅诡。
如今我來治理這個郡縣,又遇到蠻夷來騷擾侵犯桐智。
縣城太小蠻夷無意洗劫末早,百姓貧窮他們也覺可憐。
因此他們攻陷鄰縣境界说庭,唯有這個道州獨自保全然磷。
奉皇命來收租稅的使臣,難道還比不上盜賊慈善刊驴?
現在那橫征暴斂的官吏姿搜,催賦逼稅恰如火燒油煎。
誰忍心斷絕人民的生路捆憎,換取時世所稱贊的忠賢舅柜?
我想辭去官職丟棄符節(jié),拿起竹篙自己動手撐船躲惰。
帶領全家回到魚米之鄉(xiāng)致份,告老歸隱住在那江湖邊。
癸卯歲:即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础拨。
道縣:今湖南縣道縣氮块。
永、邵:永州和邵州太伊,今均屬湖南省雇锡。
邊鄙:邊境。
與:通“歟”僚焦,嗎。
昔歲:從前曙痘。
庭戶:庭院芳悲。
洞壑(hè):山洞,溝壑边坤。
井:即“井田”名扛;井稅:這里指賦稅。
晏:晚茧痒。
世變:指安史之亂所帶來的社會動蕩肮韧。
戎旃(zhān):戰(zhàn)旗,一說為軍帳。
典:治理弄企、掌管超燃。
見全:被保全。
將王命:奉皇上的旨意拘领。
絕:斷絕意乓。
委:棄。符節(jié):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兵將用的憑證约素。委符節(jié):辭官届良。
引竿:拿釣竿,代指隱居圣猎。刺船:撐船士葫。
將:帶著。就:靠近送悔。
湖:一作“海”慢显。
《賊退示官吏》作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時元結任道州刺史放祟。此詩的小序交待了作詩的原委鳍怨。詩人認為,朝廷派到地方上的租庸使卻不能體恤人民跪妥,在道州百姓“朝餐是草根鞋喇,暮食乃木皮”(《舂陵行》)的情況下,仍舊殘酷征斂眉撵,有感于此侦香,作者寫下了這首詩以警示征斂租稅的官吏。
《賊退示官吏》和《舂陵行》都是作者反映社會現實纽疟,同情人民疾苦的代表作罐韩,而在斥責統(tǒng)治者對苦難人民的橫征暴斂上,此詩詞意更為深沉污朽,感情更為憤激散吵。
在詩中,元結把起義的少數民族稱之為“賊”蟆肆,固然表現了他的偏見矾睦,但他把“諸使”和“賊”對比起來寫,通過對“賊”的有所肯定炎功,來襯托官吏的殘暴枚冗,這對本身也是個“官吏”的作者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蛇损。
全詩共分四段赁温。第一段由“昔年”句至“日晏”句坛怪,先寫“昔”。頭兩句是對“昔”的總的概括股囊,交代他在作官以前長期的隱居生活袜匿,正逢“太平”盛世。三毁涉、四句寫山林的隱逸之樂沉帮,為后文寫官場的黑暗和準備歸老林下作鋪墊。這一段的核心是“井稅有常期”句贫堰,所謂“井稅”穆壕,原意是按照古代井田制收取的賦稅,這里借指唐代按戶口征取定額賦稅的租庸調法其屏;“有常期”喇勋,是說有一定的限度。作者把人民沒有額外負擔看作是年歲太平的主要標志偎行,是“日晏猶得眠”即人民能安居樂業(yè)的重要原因川背,對此進行了熱情歌頌,便為后面揭露“今”時統(tǒng)治者肆意勒索人民設下了伏筆蛤袒。
第二段從“忽然”句到“此州”句熄云,寫“今”,寫“賊”妙真。前四句先簡單敘述自己從出山到遭遇變亂的經過:安史之亂以來缴允,元結親自參加了征討亂軍的戰(zhàn)斗,后來又任道州刺史珍德,正碰上“西原蠻”發(fā)生變亂练般。由此引出后四句,強調城小沒有被屠锈候,道州獨能促使的原因是:“人貧傷可憐”薄料,也即“賊”對道州人民苦難的同情,這是對“賊”的褒揚泵琳。此詩題為“示官吏”摄职,作詩的主要目的是揭露官吏,告戒官吏获列,所以寫“賊”是為了寫“官”琳钉,下文才是全詩的中心。
第三段從“使臣”句至“以作”句蛛倦,寫“今”,寫“官”啦桌。一開始用反問句把“官”和“賊”對照起來寫:“使臣將王命溯壶,豈不如賊焉及皂?”這是抨擊官吏,不顧喪亂地區(qū)人民死活依然橫征暴斂的憤激之詞且改,是元結關心人民疾苦的點睛之筆验烧。而下兩句指陳事實的直接描寫:“今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又跛,更活畫出一幅虎狼官吏陷民于水火的真實情景碍拆。和前面“井稅”兩句相照應,與“昔”形成鮮明對比慨蓝,對征斂官吏的揭露更加深刻有力感混。接下來的兩句:“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礼烈?”以反問的語氣作出了斷然否定的回答弧满,揭示了“時世賢”的殘民本質。“絕人命”和“傷可憐”相照應此熬,“時世賢”與“賊”作對比庭呜,這里對“時世賢”的諷刺鞭撻之意十分強烈。更為可貴的是詩人在此公開表明自己不愿“絕人命”犀忱,也不愿作“時世賢”的決絕態(tài)度募谎,并以此作為對其他官吏的一種告誡。
第四段由“思欲”句至“歸老”句阴汇,向官吏們坦露自己的心志数冬。作者是個官吏,他是不能違“王命”的鲫寄,可是作“征斂者”吧吉执,他又不愿“絕人命”。詩人對待這一矛盾的處境的辦法是:寧愿棄官地来,歸隱江湖戳玫,也絕不去做那種殘民邀功、取媚于上的所謂賢臣未斑。這是對統(tǒng)治者征斂無期的抗議咕宿,此處充分清楚地表明作者對民瘼的熱情關心。
元結在政治上是一位具有仁政愛民理想的清正官吏蜡秽;在文學上反對“拘限聲病府阀,喜尚形似”(《篋中集序》)的浮艷詩風,主張發(fā)揮文學“救時勸俗”(《文編序》)的社會作用芽突。這首詩不論敘事抒情试浙,都指陳事實,直抒胸臆寞蚌,沒有一點雕琢矯飾的痕跡田巴,而詩中那種憂時愛民的深摯感情钠糊,如從胸中自然傾泄,自有一種感人之處壹哺,亦自能在質樸之中成其渾厚抄伍,顯示出元結詩質樸簡古、平直切正的典型特色管宵。沈德潛說:“次山詩自寫胸次截珍,不欲規(guī)模古人,而奇響逸趣箩朴,在唐人中另辟門徑岗喉。”(《唐詩別裁》)
元結 : 元結(719~772年)燕雁,中國唐代文學家诞丽。字次山,號漫叟 拐格、聱叟 僧免。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應舉落第后捏浊,歸隱商余山懂衩。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金踪,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浊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