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唐代 司空曙 《賊平后送人北歸》
世亂同南去距帅,時清獨北還右锨。
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碌秸。
曉月過殘壘绍移,繁星宿故關。
寒禽與衰草讥电,處處伴愁顏蹂窖。
戰(zhàn)亂時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時局安定你卻獨自北歸家園恩敌。
流落他鄉(xiāng)頭上已經生出白發(fā)瞬测,戰(zhàn)后的家鄉(xiāng)也只能見到青山。
曉行要經過許多殘破的營壘纠炮,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涼故關月趟。
曠野里的飛禽與枯黃的野草,將處處伴隨著你的悲苦愁顏抗碰。
賊平:指平定“安史之亂”狮斗。
時清:指時局已安定。
“舊國”句:意謂你到故鄉(xiāng)弧蝇,所見者也惟有青山如故碳褒。舊國:指故鄉(xiāng)。
殘壘:戰(zhàn)爭留下的軍事壁壘看疗。
這首詩當是于公元763年(唐代宗廣德元年)安史之亂剛結束不久寫的沙峻。安史之亂從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載)爆發(fā),持續(xù)了八年两芳,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摔寨、苦不堪言。司空曙于安史之亂爆發(fā)不久避難到南方怖辆,戰(zhàn)亂剛平是复,詩人送同來避難的友人北歸删顶,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寫于平定“安史之亂”之后淑廊,意在傷己獨留南方逗余,不能與朋友同來同返,并抒發(fā)了對亂后形勢的憂慮之情季惩。
詩題為“賊平后送人北歸”录粱,“賊平”,指公元763年夏歷正月画拾,叛軍首領史朝義率殘部逃到范陽啥繁,走投無路,自縊身亡青抛,“安史之亂”最終被朝廷平定旗闽。“北歸”蜜另,指由南方回到故鄉(xiāng)宪睹,《新唐書》載司空曙為廣平人,這個“廣平”蚕钦,據考證當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內亭病,是“安史之亂”的重災區(qū)。
“世亂同南去嘶居,時清獨北還罪帖。”首聯交代送人北歸的原因邮屁,抒寫自己不能還鄉(xiāng)的痛苦整袁,“世亂”之時,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難佑吝,如今天下已經太平坐昙,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滯留他鄉(xiāng)芋忿,“獨”字含義豐富炸客,一指友人獨自北還,一指自己獨不得還戈钢,含有無限悲感痹仙。
“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殉了】觯”上句“生白發(fā)”亦有雙重涵義:一是形容亂離中家國之愁的深廣,一是說時間的漫長,從戰(zhàn)亂開始到結束众弓,前后歷時九年恩溅。“舊國”指故鄉(xiāng)谓娃,“見青山”是說假如友人回到故鄉(xiāng)暴匠,田園廬舍肯定是一片廢墟,所見也惟有青山如故傻粘。從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歸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見的景物帮掉。律詩講究“起承轉合”弦悉,一般在第三聯轉折,此詩卻在第二聯完成“承”蟆炊、“轉”稽莉,章法上別具一格。
“曉月過殘壘涩搓,繁星宿故關”污秆。頸聯及尾聯單從友人方面落筆∶粮剩“曉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良拼,“繁星”句虛擬其晚宿情景。這一聯點明“殘壘”充边,即殘破的壁壘庸推,泛指戰(zhàn)爭遺留下來的痕跡〗奖“故關”贬媒,為兵家必爭之地,估計也殘破不堪了肘习。因而這一聯著重寫“賊平”后殘破际乘、荒涼之景,筆力所致漂佩,“描盡亂離之后荒亂風景”(王文濡《歷代詩評注讀本》)脖含。
“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投蝉∑髟蓿”尾聯繼續(xù)虛寫友人歸途中所見所感。上句寫景墓拜,“禽”和“草”本無知覺港柜,而曰“寒禽”、“衰草”,正寫出詩人心中對亂世的感受夏醉。下句直接寫“愁”爽锥,言愁無處不在,“愁”既指友人之愁畔柔,也兼含作者之愁氯夷,這里與一、二兩聯遙相呼應靶擦,針線細密腮考,用筆嫻熟。
這是一首酬贈詩玄捕,這類題材在“大歷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踩蔚,但多數思想平庸,藝術才力貧乏枚粘,缺少真情實感馅闽,這首詩卻能獨辟蹊徑,通過送北歸的感傷寫出“舊國殘壘”馍迄、“寒禽衰草”的亂后荒敗之景福也,由送別的感傷推及時代的感傷、民族的感傷攀圈。
司空曙 : 司空曙,字文明撕捍,或作文初拿穴。廣平(今河北永年縣東南)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忧风,唐代詩人默色。約唐代宗大歷初前后在世。大歷年進士狮腿,磊落有奇才腿宰,與李約為至交。性耿介缘厢,不干權要吃度。家無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