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魏晉 曹操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芹扭,艱哉何巍巍赦抖!
羊腸坂詰屈舱卡,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队萤,北風(fēng)聲正悲轮锥。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要尔。
溪谷少人民舍杜,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赵辕,遠行多所懷既绩。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还惠。
水深橋梁絕饲握,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蚕键,薄暮無宿棲救欧。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锣光。
擔(dān)囊行取薪笆怠,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嫉晶,悠悠使我哀骑疆。
北征登上太行山田篇,山高嶺峻多艱難!
羊腸坂路真崎嶇箍铭,一路顛簸車輪斷泊柬。
風(fēng)吹樹木聲蕭蕭,北風(fēng)呼嘯發(fā)悲號诈火。
熊羆當(dāng)路面對我蹲坐兽赁,虎豹夾道發(fā)威狂嚎叫。
溪谷荒涼人煙少冷守,大雪紛紛漫天飄刀崖。
抬頭遠望長聲嘆息,長途跋涉思緒如潮拍摇。
我心郁郁多么愁悶亮钦,真想東歸返回故鄉(xiāng)。
水深橋斷難前進充活,大軍徘徊半路上蜂莉。
行軍迷路失方向,傍晚還沒有住宿的地方混卵。
走啊走啊日久遠映穗,人疲馬乏又渴又饑。
擔(dān)著行囊邊走邊砍柴幕随,鑿冰煮粥充饑腸蚁滋。
想起那篇《東山》詩,深深觸動我的哀傷赘淮。
太行山:綿延于山西辕录、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大山脈梢卸。
何:多么踏拜。與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蔚吞蕖:高聳的樣子。
羊腸坂(bǎn):地名肮塞,在壺關(guān)(今山西長治縣東南)東南襟齿,以坂道盤旋彎曲如羊腸而得名。坂:斜坡枕赵。詰屈:曲折盤旋猜欺。
摧:毀壞、折斷拷窜。
羆(pí):熊的一種开皿,又叫馬熊或人熊涧黄。
溪谷:山中低洼有水處。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赋荆,此處說“少人民”笋妥,言山中人煙稀少。
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樣子窄潭。
延頸:伸長脖子(遠眺)春宣。
懷:懷戀,心事嫉你。
怫(fú)郁:愁悶不安月帝。
東歸:指歸故鄉(xiāng)譙郡。作者譙(今安徽亳縣)人幽污,在太行之東嚷辅,故云“一東歸”。
絕:斷距误。
中路:中途簸搞。
薄暮:黃昏。
擔(dān)囊:挑著行李深寥。行取薪:邊走邊拾柴攘乒。
斧冰:以斧鑿冰取水。糜(mí):稀粥惋鹅。
《東山》:《詩經(jīng)》篇名则酝。據(jù)毛序,本篇為周公東征闰集,戰(zhàn)士離鄉(xiāng)三年沽讹,在歸途中思念家鄉(xiāng)而作。
悠悠:憂思綿長的樣子武鲁。
這首詩是建安十一年(206年)春爽雄,曹操親征高干途中于鞍馬間作成的。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時沐鼠,高干因懾于曹操的武力而歸降挚瘟,次年又趁曹操北征烏桓之機,舉兵反叛盤踞壺關(guān)口饲梭。為了平定北方乘盖,徹底鏟除袁紹勢力,曹操帶著連年征戰(zhàn)的疲勞憔涉,翻越巍峨險峻的太行山订框,又率師北上作戰(zhàn)。
206年兜叨,曹操率兵親征高干穿扳,途中經(jīng)過太行山著名的羊腸坂道衩侥,寫下了這首詩,其格調(diào)古直悲涼矛物,回蕩著一股沉郁之氣茫死。這首詩感情真摯,直抒胸臆泽谨,毫不矯情作態(tài)璧榄。詩人在詩中用質(zhì)樸無華的筆觸描述了委曲如腸的坂道、風(fēng)雪交加的征途吧雹、食宿無依的困境骨杂。對于艱難的軍旅生活所引起的厭倦思鄉(xiāng)情緒,詩人也做了如實的記錄雄卷。更感人的是搓蚪,盡管作為軍事統(tǒng)帥,詩人在這里卻沒有強作英豪之態(tài)丁鹉,而是赤裸裸地寫出當(dāng)時在那種環(huán)境下的內(nèi)心波動妒潭,直露的筆觸把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呈現(xiàn)出來,以其真誠而扣動著讀者的心弦揣钦。
詩以“艱哉何巍巍”總領(lǐng)全篇雳灾,通過征途所見突出一個“艱”字》氚迹“樹木何蕭瑟谎亩,北風(fēng)聲正悲”二句為全詩奠定了蕭瑟悲涼的基調(diào),使詩籠罩在一片凄哀險惡的氣氛中宇姚。為了進一步渲染凄哀險惡的氣氛匈庭,詩人又以羊腸小路、恐怖戰(zhàn)栗的熊吼虎叫浑劳、罕無人跡的漫漫大雪等物象感嘆行軍的艱難阱持。以此為鋪墊,順勢提出“思欲一東歸”的念想魔熏。末二句并寫兩面衷咽,一寫詩人同情長期征戰(zhàn)的戰(zhàn)士,渴望戰(zhàn)爭結(jié)束蒜绽、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心情兵罢;一寫詩人以周公自比,排除萬難滓窍、取得征討勝利的決心。整個詩歌彌漫著悲涼之氣巩那,抒情真摯感人吏夯。
這是一篇反映漢末動亂中軍旅征戰(zhàn)生活的詩作此蜈。
詩一開頭就引出山勢高聳、道路紆曲的太行山區(qū)噪生●烧裕“北上”二字,不僅表明了由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到壺關(guān)(今山西省長治市東南)的行軍走向跺嗽,而且顯示出旆旌悠悠战授,銳不可當(dāng)?shù)能娙荩源嘶\罩全篇桨嫁,氣勢逼人植兰。緊接著文勢一頓,發(fā)出“艱哉”的喟嘆璃吧,先在心理土造成驚恐狀態(tài)楣导,而后圍繞“艱”字寫景抒情。這就在布局上避免了平鋪直敘畜挨。并為下文創(chuàng)造出一個廣闊的空間和一種步履維艱的氣氛筒繁。
“北上太行山”,引出步履是怎樣的維艱巴元,“巍巍”疊用毡咏,展示出一座高聳入云的大山,擋住去路逮刨,呈現(xiàn)出強烈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呕缭。這是寫仰望。接下去寫平視:“羊腸坂詰屈禀忆‰瘢”坂曰“羊腸”,又以“詰屈”形容之箩退,則狹窄而多盤旋之勢离熏,歷歷在目。寫山寫坡戴涝,都是紀實滋戳,都是從正面落筆;“車輪為之摧啥刻!”則是感慨奸鸯,是烘托。筆法變化而又和諧統(tǒng)一可帽,加強了具體感與真實性娄涩。再下去,筆分兩頭:一方面寫自然景色凄苦,一方面寫野獸當(dāng)?shù)佬罴穑窒嗷ソ诲e扬虚,以突出行軍之艱險。寫自然景色球恤,一則曰“樹木蕭瑟”辜昵,再則曰“北風(fēng)聲悲”,三則曰“雪落霏霏”咽斧。通過“蕭瑟”“霏霏”堪置,寫出了景色之陰暗、昏沉张惹、凄涼舀锨;通過“聲悲”,將客觀的物和主觀的我融為一體诵叁。寫野獸雁竞,則是“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拧额。這兩句都是寫途中多野獸碑诉,但上句從形態(tài)方面描繪〗慕酰“蹲”者进栽,熊羆襲人之狀也」Э眩“蹲”而“對我”快毛,毛骨悚然。下句從聲音方面渲染番挺∵氲郏“啼”者,虎豹清凄之聲也玄柏〗笏ィ“啼”而“夾路”,倍感悲涼粪摘。詩人對陰森可怕的自然環(huán)境作了樸實的抒寫之后瀑晒,又對荒涼冷落的社會環(huán)境作了深刻的描述。在那低洼近水處行軍徘意,很少見到人的蹤影苔悦,天黑了,竟找不到宿棲之處椎咧,還得擔(dān)著行囊上山拾柴玖详,拿著斧子鑿冰取水……。這情景寫得真切動人,感同身受竹宋。
曹操詩不以寫景稱著劳澄,但在寫景方面,卻有獨特而成功之處蜈七。這首詩的寫景就很成功。在詩人筆下莫矗,太行山之高飒硅,羊腸坂之阻,風(fēng)雪之交加作谚,樹木之搖落三娩,熊羆之狀,虎豹之聲妹懒,莫不逼真逼肖雀监。視覺上,在那兀立的怪石上眨唬,蕭瑟的樹林中会前,一群群熊羆,不是蹲在那兒匾竿,以攫取的目光逼視著行人瓦宜;聽覺上,從那山路兩旁岭妖,伴隨著風(fēng)吹雪飄临庇,不是傳來了一陣陣虎豹的長嗚嗎……這首詩的寫景,就其描形昵慌、繪聲假夺、著色之精湛而言,可與《觀滄海》中寫繁媲美斋攀。兩詩皆行軍途中所作已卷,盡管背景、內(nèi)容蜻韭、感情悼尾、風(fēng)格都不同:一是率師出征,一是凱旋歸來肖方;一是寫冬之山景闺魏,一是繪秋之海景;一是反映出統(tǒng)帥關(guān)切士卒的赤子之心俯画,一是表現(xiàn)了英雄吞吐宇宙之概析桥;一是蒼涼悲壯,一是波瀾壯闊;但其成功一樣泡仗,可稱曹操詩寫景之雙璧埋虹。
這首詩不僅以寫景取勝,而且以抒情見長娩怎。這情是以真景真事為基礎(chǔ)搔课,因而不論是“嘆息”,還是“怫郁”截亦,也不論是“思東歸”爬泥,還是“悲《東山》",都真切動人崩瓤。
首先是嘆行軍之艱險袍啡。在行軍路上,既有太行巍巍却桶,羊腸詰屈境输,野獸逞強,風(fēng)雪肆虐的險阻颖系,又有“水深橋粱絕”嗅剖,“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集晚,“人馬同時饑”的艱難窗悯,因而引起了詩人“東歸”之思。統(tǒng)帥的一言一行偷拔,都關(guān)系到士卒斗志的高低蒋院,戰(zhàn)役的成敗。尤其是在開赴前線的路途中莲绰,即使艱難重重欺旧、險阻累累,作為一個統(tǒng)帥蛤签,不能也不應(yīng)流露出絲毫畏懼辞友、退縮情緒,更不允許直言出來震肮,渙散軍心称龙,而詩人一反常規(guī),直言不諱地說:“思欲一東歸戳晌■曜穑”從這種毫不掩飾的言語中,窺察到詩人性格的一個方面:坦率沦偎。陳祚明說:“孟德所傳諸篇疫向,雖并屬擬古咳蔚,然皆以寫己懷來……本無泛語,根在性情搔驼√富穑”(《采菽堂古詩選》)鐘惺也說:“……如‘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舌涨,‘生民百遺一糯耍,念之?dāng)嗳四c’,‘不戚年往囊嘉,憂世不治’谍肤,亦是真心真話』┎”(《古詩歸》)這些評論,用于《苦寒行》篷角,也都恰切焊刹。
其次是哀生靈之涂炭。這一點恳蹲,盡管只在“溪谷少人民”一句中吐露出來虐块,但從全詩字里行間,都可以感受得到嘉蕾『氐欤“溪谷”,山谷有水處错忱。吳淇說:“山居趁坳儡率,澤居趁突。此山行而曰‘溪谷少人民’以清,則更無人民矣儿普。”(《六朝選詩定論》)這話說得很對掷倔。深山區(qū)人民聚居的溪谷眉孩,尚且少人民,更何況其他地方勒葱。東漢末年浪汪,軍閥混戰(zhàn),千村薜藶凛虽,萬戶蕭疏瀑梗,其慘象,目不忍睹绕德,耳不忍聞翔冀。但詩人未作更多的具體描述袁波,而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谿谷去寫,這就收到了舉一隅而以三隅反的藝術(shù)效果蜗侈∨衽疲“少”字精當(dāng)。它與下文“薄暮無宿棲”的“無”踏幻,前后照應(yīng)枷颊,相互補充,真實地反映了當(dāng)時極其凄慘的社會現(xiàn)實该面。同時夭苗,也流露出詩人對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災(zāi)難人民的同情。這種感情隔缀,在《蒿里行》中傾吐得比較具體题造。他說:“鎧甲生蟣虱,百姓以死亡猾瘸。白骨露于野界赔,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牵触,念之?dāng)嗳四c淮悼。”這幾句揽思,是“谿谷少人民”最好的注腳袜腥。
再次是“悲彼《東山》詩”。這里有兩層意思:《東山》钉汗,是《詩經(jīng)》中名篇羹令。寫一位跟隨周公東征三年獲得生還的兵士在歸途中的歌唱。全詩氣氛是悲涼的儡湾,色調(diào)是凄苦的特恬,反映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zāi)難,詩中“伊威在室徐钠,蟏蛸在戶癌刽。町疃鹿場,熠耀宵行”等句尝丐,與詩人征高于途中所見略同显拜,因而勾起了詩人對長期征戰(zhàn)不得歸家的士卒的深切關(guān)懷。另外爹袁,舊說《東山》是寫周公的远荠。漢毛萇說:“《東山》,周公東征也失息。周公東征譬淳,三年而歸档址。勞歸,士大夫美之邻梆,故作是詩也守伸。”(《詩序》)此處與“周公吐哺浦妄,天下歸心”(《短歌行》)聯(lián)系起來看尼摹,顯然含有自比周公之意。作者曾經(jīng)說過:“設(shè)使國家無有孤剂娄,不知當(dāng)幾人稱帝蠢涝,幾人稱王≡呐常”這話非曹操莫能道出和二。他還以齊桓、晉文“奉事周室”自許耳胎,以“三分天下有其二儿咱,以服事殷”自勵(《述志令》,見《魏志·武帝紀》裴注引《魏武故事》)场晶,而這里又以周公自比,是其真情實意的再次表露怠缸。曹操削平群雄诗轻、統(tǒng)一北方后,威震華夏揭北,大權(quán)在握扳炬,廢獻帝、奪天下搔体,如探囊取物恨樟,而曹操不為,實屬難能可貴疚俱。
這首詩劝术,如果只停留在抒寫行軍艱險、思欲東歸上呆奕,那就失之平平了养晋。它高就高在詩人將自身征途之苦同士卒思歸之情、廣大人民倒懸之急融為一體梁钾,將自己的理想抱負同周公事業(yè)聯(lián)系起來绳泉,擴大了內(nèi)涵,升華了主題姆泻,因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生命力零酪。
這是一首融敘事冒嫡、寫景、抒情為一體的詩篇四苇,它記敘了曹操征討高斡的行軍之苦孝凌,抒發(fā)了詩人關(guān)懷士卒的體恤之情,反映了漢末建安年間干戈動亂的社會生活蛔琅,其內(nèi)容具有詩史性的文獻價值胎许。詩篇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有其獨特的感人魅力罗售。首先辜窑,結(jié)構(gòu)謹嚴,章法有致寨躁。開篇敘事穆碎,繼之寫景,再做抒情职恳,三者交替有序出現(xiàn)所禀。所敘之事清晰了然,所寫之景形象生動放钦,所抒之情深刻感人色徘。其次,語言古樸直率操禀,風(fēng)格慷慨悲涼褂策。全詩不見華彩藻飾之言,只用樸實常見之語颓屑,直言其悲涼之事斤寂,直抒其慷慨之情。
曹操 :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溪猿,字孟德,一名吉利纫塌,小字阿瞞再愈,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护戳。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翎冲、軍事家、文學(xué)家媳荒、書法家抗悍。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締造者驹饺,其子曹丕稱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