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唐代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璧亮,鳳歌笑孔丘萧诫。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枝嘶。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帘饶,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群扶,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及刻。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竞阐,銀河倒掛三石梁缴饭。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骆莹。
翠影紅霞映朝日颗搂,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幕垦,大江茫茫去不還丢氢。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智嚷。
好為廬山謠卖丸,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盏道,謝公行處蒼苔沒稍浆。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猜嘱。
遙見仙人彩云里衅枫,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朗伶,愿接盧敖游太清弦撩。
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
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论皆。
手里拿一根鑲綠玉的棍杖益楼,
大清早辭別著名的黃鶴樓猾漫。
攀登五岳尋仙道不畏路遠(yuǎn),
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游感凤。
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斗旁悯周,
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鋪張,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陪竿。
金闕巖前雙峰矗立入云端禽翼,
三疊泉如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峰瀑布與它遙遙相望族跛,
重崖疊嶂聳云霄莽莽蒼蒼闰挡。
翠云紅霞與朝陽相互輝映,
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礁哄。
登高遠(yuǎn)望天地間壯觀景象长酗,
大江悠悠東流去永不回還。
天上萬里黃云變動著風(fēng)色桐绒,
江流波濤九道如雪山奔淌花枫。
我喜歡為雄偉的廬山歌唱,
這興致因廬山風(fēng)光而滋長掏膏。
閑時觀看石鏡使心神清凈,
謝靈運(yùn)足跡早被青苔掩藏敦锌。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塵世情馒疹,
修煉三丹和積學(xué)道已初成。
遠(yuǎn)遠(yuǎn)望見仙人正在彩云里乙墙,
手里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颖变。
早已約好神仙在九天會面,
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听想。
謠:不合樂的歌腥刹,一種詩體。盧侍御虛舟:盧虛舟汉买,字幼真衔峰,范陽(今北京大興縣)人,唐肅宗時曾任殿中侍御史蛙粘,相傳“操持有清廉之譽(yù)”(見清王琦注引李華《三賢論》)垫卤,曾與李白同游廬山。
楚狂人:春秋時楚人陸通出牧,字接輿穴肘,因不滿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舔痕,時人謂之“楚狂”评抚。
鳳歌笑孔丘:孔子適楚豹缀,陸通游其門而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勸孔不要做官慨代,以免惹禍邢笙。這里,李白以陸通自比鱼响,表現(xiàn)對政治的不滿鸣剪,而要像楚狂那樣游覽名山過隱居的生活。
綠玉杖:鑲有綠玉的杖丈积,傳為仙人所用筐骇。
五岳: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江滨,南岳衡山铛纬,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唬滑。此處泛指中國名山告唆。
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晶密。古天文學(xué)家認(rèn)為潯陽屬南斗分野(古時以地上某些地區(qū)與天某些星宿相應(yīng)叫分野)擒悬。這里指秀麗的廬山之高,突兀而出稻艰。
屏風(fēng)九疊:指廬山五老峰東的九疊屏懂牧,因山丸疊如屏而得名。
影落:指廬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陽湖中尊勿。青黛(dài代):青黑色僧凤。
金闕(què確):闕為皇宮門外的左右望樓,金闕指黃金的門樓元扔,這里借指廬山的石門——廬山西南有鐵船峰和天池山躯保,二山對峙,形如石門澎语。
銀河:指瀑布途事。三石梁:一說在五老峰西,一說在簡寂觀側(cè)咏连,一說在開先寺(秀峰寺)旁盯孙,一說在紫霄峰上。近有人考證祟滴,五老峰西之說不謬振惰。
香爐:南香爐峰。瀑布:黃巖瀑布垄懂。
迥崖沓(tà踏)嶂:曲折的山崖骑晶,重疊的山峰痛垛。凌:高出。蒼蒼:青色的天空桶蛔。
吳天:九江春秋時屬吳國匙头。整句詩的意思:連鳥也難以飛越高峻的廬山和它遼闊的天空。
大江:長江仔雷。
黃云:昏暗的云色蹂析。
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書多說長江至九江附近分為九道碟婆。李白在此沿用舊說电抚,并非實(shí)見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竖共。
石鏡:古代關(guān)于石鏡有多種說法蝙叛,詩中的石鏡應(yīng)指廬山東面的“石鏡”——圓石,平滑如鏡公给,可見人影借帘。清我心:清滌心中的污濁。
謝公:謝靈運(yùn)淌铐。
服:服食肺然。還丹:道家煉丹,將丹燒成水銀腿准,積久又還成丹狰挡,故謂“還丹”。
琴心三疊:道家修煉術(shù)語释涛,一種心神寧靜的境界。
玉京:道教稱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倦沧,名玉京山唇撬。
先期:預(yù)先約好。汗漫:仙人名展融,一云造物者窖认。九垓(gāī該):九天之外。
盧敖:戰(zhàn)國時燕國人告希,周游至蒙谷山扑浸,見一古怪之士迎風(fēng)而舞。盧敖邀他同游燕偶,那人笑著說:“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喝噪,不可久留≈该矗”遂縱身跳入云中酝惧。太清:太空榴鼎。
這首詩作于公元760年(肅宗上元元年),即詩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來的次年晚唇。李白遇赦后從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潯陽(今江西九江)游廬山時作了這首詩巫财,那時李白已經(jīng)歷盡磨難,始終不愿向折磨他的現(xiàn)實(shí)低頭哩陕,求仙學(xué)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平项。
此詩為寫景名篇。詩人以大手筆描繪了廬山雄奇壯麗的風(fēng)光悍及,可謂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闽瓢。同時,此詩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豪邁氣概并鸵,抒發(fā)了詩人寄情山水鸳粉、縱情遨游、狂放不羈的情懷园担,表達(dá)了詩人想在名山勝景中得到寄托届谈,在神仙境界中逍遙的愿望,流露了詩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憤世之情弯汰〖枭剑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咏闪∈锇幔”起句即用典,開宗明義表達(dá)胸襟:我本來就象楚狂接輿鸽嫂,高唱鳳歌嘲笑孔丘纵装。孔子曾去楚國,游說楚王据某。接輿在他車旁唱道:“鳳兮鳳兮橡娄,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癣籽,來者猶可追挽唉!已而!已而筷狼!今之從政者殆而瓶籽!”(《論語?·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埂材,表示了對政治前途的失望塑顺,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樣游諸名山去過隱居生活∏蜗眨“鳳歌”一典茬暇,用語精警首昔,內(nèi)容深刻,飽含身世之感糙俗。接著詩人寫他離開武昌到廬山:“手持綠玉杖勒奇,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巧骚,一生好入名山游”赊颠。詩人以充滿神話傳說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著仙人所用的嵌有綠玉的手杖,于晨曦中離開黃鶴樓劈彪。為什么到廬山來呢竣蹦?是因?yàn)椤昂萌朊接巍沧奴!焙髢删湓姸焕ǎ瓤烧f是李白一生游蹤的形象寫照,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尋仙訪道的隱逸之心滔吠。
以上是第一段纲菌,可謂序曲。然后轉(zhuǎn)入第二段疮绷,詩人以濃墨重彩翰舌,正面描繪廬山和長江的雄奇風(fēng)光。先寫山景鳥瞰:“廬山秀出南斗旁冬骚,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椅贱,影落明湖青黛光≈欢常”古人認(rèn)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庇麦,廬山一帶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風(fēng)九疊喜德,指廬山五老峰東北的九疊云屏女器。三句意謂:廬山秀麗挺拔,高聳入云住诸;樹木青翠,山花爛熳涣澡,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般展開贱呐;湖光山影,相互映照入桂,烘托得分外明媚綺麗奄薇。以上是粗繪,寫出廬山的雄奇瑰麗抗愁;下面馁蒂,則是細(xì)描:“金闕前開二峰長呵晚,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沫屡,回崖沓嶂凌蒼蒼饵隙。”金闕沮脖、三石梁金矛、香爐、瀑布勺届,都是廬山絕景驶俊。這四句是從仰視的角度來描寫:金闕巖前矗立著兩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銀河倒掛免姿,飛瀉而下饼酿,和香爐峰瀑布遙遙相對,那里峻崖環(huán)繞胚膊,峰巒重疊故俐,上凌蒼天。接著澜掩,筆姿忽又宕起购披,總攝全景:“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肩榕「斩福”旭日初升,滿天紅霞與蒼翠山色相輝映株汉;山勢峻高筐乳,連鳥也飛不到;站在峰頂東望吳天乔妈,真是寥廓無際蝙云。詩人用筆錯綜變化,迂回別致路召,層層寫來勃刨,把山的瑰瑋和秀麗,寫得淋漓盡致股淡,引人入勝身隐。
然后,詩人登高遠(yuǎn)眺唯灵,以如椽大筆贾铝,彩繪長江雄偉氣勢:“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垢揩,白波九道流雪山玖绿。”九道叁巨,古謂長江流至潯陽分為九條支流斑匪。雪山,形容白波洶涌俘种,堆疊如山秤标。這幾句意謂:登臨廬山高峰,放眼縱觀宙刘,只見長江浩浩蕩蕩苍姜,直瀉東海,一去不返悬包;萬里黃云飄浮衙猪,天色瞬息變幻;茫茫九派布近,白波洶涌奔流垫释,浪高如雪山。詩人豪情滿懷撑瞧,筆墨酣暢棵譬,將長江景色寫得境界高遠(yuǎn),氣象萬千预伺。何等雄偉订咸,何等壯美!大自然之美激發(fā)了大詩人的無限詩情:“好為廬山謠酬诀,興因廬山發(fā)脏嚷。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外蒼苔沒瞒御「感穑”石鏡,傳說在廬山東面有一圓石懸?guī)r肴裙,明凈能照人形趾唱。謝公,南朝宋謝靈運(yùn)蜻懦,嘗入彭蠡湖口甜癞,登廬山,有“攀崖照石鏡”詩句(《謝康樂集?·入彭蠡湖口?》)阻肩。李白經(jīng)過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廬山,不禁感慨萬千烤惊。這四句意思是:愛作廬山歌謠乔煞,詩興因廬山而激發(fā)。從容自得地照照石鏡柒室,心情為之清爽渡贾,謝靈運(yùn)走過的地方,如今已為青苔所覆蓋雄右。人生無常空骚,盛事難再。李白不禁油然產(chǎn)生尋仙訪道思想擂仍,希望超脫現(xiàn)實(shí)囤屹,以求解決內(nèi)心的矛盾。
“早服還丹無世情逢渔,琴心三疊道初成肋坚。”還丹肃廓,道家所謂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智厌。琴心三疊,指道家修煉的功夫很深盲赊,達(dá)到心和神悅的境界铣鹏。這兩句表明詩人想象著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煉升仙哀蘑,以擺脫世俗之情诚卸,到那虛幻的神仙世界:“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递礼〔蚁眨”玉京,道教謂元始天尊居處脊髓。詩人仿佛遠(yuǎn)遠(yuǎn)望見神仙在彩云里辫愉,手拿著蓮花飛向玉京。詩人多么向往這樣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将硝,愿接盧敖游太清恭朗。”《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載依疼,盧敖游北海痰腮,遇見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律罢,怪仙笑道:“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膀值,吾不可以久駐棍丐。”“遂入云中沧踏「璺辏”汗漫,意謂不可知翘狱,這里比喻神秘案。九垓,九天潦匈。太清阱高,最高的天空。李白在這詩里反用其意茬缩,以怪仙自比赤惊,盧敖借指盧虛舟,邀盧共作神仙之游寒屯。兩句意謂:我李白已預(yù)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約會荐捻,并愿接待盧敖共游仙境。詩人浮想聯(lián)翩寡夹,仿佛隨仙人飄飄然凌空而去处面。全詩戛然而止,余韻悠然菩掏。
此詩思想內(nèi)容比較復(fù)雜魂角,既有對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對道家的崇信智绸;一面希望擺脫世情野揪,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戀現(xiàn)實(shí)瞧栗,熱愛人間風(fēng)物斯稳。詩的感情豪邁開朗,磅礴著一種震撼山岳的氣概迹恐。想象豐富挣惰,境界開闊,給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殴边。詩的韻律隨詩情變化而顯得跌宕多姿憎茂。開頭一段抒懷述志,用尤侯韻锤岸,自由舒展竖幔,音調(diào)平穩(wěn)徐緩。第二段描寫廬山風(fēng)景是偷,轉(zhuǎn)唐陽韻拳氢,音韻較前提高募逞,昂揚(yáng)而圓潤。寫長江壯景則又換刪山韻馋评,音響慷慨高亢凡辱。隨后,調(diào)子陡然降低栗恩,變?yōu)槿肼曉聸]韻,表達(dá)歸隱求仙的閑情逸致洪燥,聲音柔弱急促磕秤,和前面的高昂調(diào)子恰好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極富抑揚(yáng)頓挫之妙捧韵。最后一段表現(xiàn)美麗的神仙世界市咆,轉(zhuǎn)換庚清韻,音調(diào)又升高再来,悠長而舒暢蒙兰,余音裊裊,令人神往芒篷。
李白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篡帕,號青蓮居士殖侵,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镰烧。祖籍隴西成紀(jì)拢军,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怔鳖。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茉唉,有《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