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代 蘇軾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有情風(fēng)、萬里卷潮來博敬,無情送潮歸友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偏窝,幾度斜暉收恢。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祭往。誰似東坡老伦意,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链沼,正暮山好處默赂,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括勺,如我與君稀缆八。約他年、東還海道疾捍,愿謝公奈辰、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乱豆,不應(yīng)回首奖恰,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有情風(fēng)從萬里之外卷潮撲來,無情時又送潮返回瑟啃。請問在錢塘江上或西興渡口论泛,我倆共賞過幾次夕陽斜暉?用不著仔細思量古今的變遷蛹屿,一俯一仰的工夫屁奏,早已物是人非。誰像我東坡蘇老错负。白首之年坟瓢,淡忘了仕進的機會。
記住西湖的西岸犹撒,春日最美的山隈折联,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煙的云霏识颊。算起來詩人中相處得宜诚镰。如我與您這樣的友情,確實稀微谊囚,彌足珍貴怕享。約定日后,像東晉宰相謝安那樣镰踏,沿著直通大海的長江航道,向東引退沙合、回歸奠伪。別讓這一高雅志向與未來事實彼此違背。不應(yīng)在西州路上回首慟哭首懈,為了我而沾濕衣襟绊率,灑落淚水。
八聲甘州:詞牌名究履。源于唐大曲滤否,又名《甘州》、《瀟瀟雨》最仑。
參寥子:即僧人道潛藐俺,字參寥,浙江于潛人泥彤。精通佛典欲芹,工詩,蘇軾與之交厚吟吝。元祐六年(1091年)菱父,蘇軾應(yīng)召赴京后,寄贈他這首詞。
錢塘江:浙江最大河流浙宜,注入杭州灣官辽,江口呈喇叭狀,以潮水壯觀著名粟瞬。
西興:即西陵同仆,在錢塘江南,今杭州市對岸亩钟,蕭山縣治之西乓梨。
幾度斜暉:意謂度過多少個伴隨著斜陽西下的夜晚。
俯仰昔人非:語出王羲之《蘭亭集序》:“俯仰之間清酥,已為陳跡扶镀。”
忘機:忘卻世俗的機詐之心焰轻。見《列子·黃帝》臭觉,傳說海上有一個人喜歡鷗鳥,每天坐船到海上辱志,鷗鳥便下來與他一起游玩蝠筑。一天他父親對他說,“吾聞鷗鳥皆從汝游揩懒,汝取來吾玩之”什乙,于是他就有了捉鳥的“機心”(算計之心),從此鷗鳥再也不下來了已球。這里說蘇軾清除機心臣镣,即心中淡泊,任其自然智亮。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復(fù)樂忆某,陶然共忘機。"蘇軾《和子由送春》:"芍藥櫻桃俱掃地阔蛉,鬢絲禪榻兩忘機弃舒。"
相得:相交,相知状原。
謝公雅志:《晉書·謝安傳》載:謝安雖為大臣聋呢,“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造諷海之裝遭笋,欲經(jīng)略初定坝冕,自江道還東。雅志未就瓦呼,遂遇疾篤”喂窟。雅志测暗,很早立下的志愿。
“西州路”三句:《晉書·謝安傳》載:安在世時磨澡,對外甥羊曇很好碗啄。安死后,其外甥羊曇“輟樂彌年稳摄,行不由西州路”稚字。某次醉酒,過西州門厦酬,回憶往事胆描,“悲感不已”,“慟哭而去”仗阅。 西州昌讲,古建業(yè)城門名。晉宋間建業(yè)(今江蘇南京)為揚州刺史治所减噪,以治所在城西短绸,故稱西州。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此詞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筹裕,時蘇軾由杭州知州召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醋闭,將離杭州赴汴京時送給參寥的。
詞作起勢不凡朝卒,以錢塘江潮喻人世的聚散分合证逻,充分地表現(xiàn)了詞人的豪情。首二句寫江潮“有情”而來抗斤,卻終“無情”而歸瑟曲,似有情而實無情『乐危“幾度斜暉”的發(fā)問,又寫出天上陽光的無情扯罐。地上潮水無情而歸负拟,天上夕陽無情而下,則是天地?zé)o情歹河,萬物無情掩浙。“俯仰昔人非”寫人世轉(zhuǎn)瞬萬變秸歧,如同夢幻厨姚,這又是社會人生的無情。對此無情的人生键菱,詞人的態(tài)度卻很樂觀谬墙,“不用思量今古”,不必替古人傷心,也不必為現(xiàn)實憂慮拭抬,因而他能超脫時俗部默,“自首忘機”。這種達觀的思想造虎,在蘇軾詞中表現(xiàn)得極為普遍傅蹂,而在這首詞中則更明顯,詞人俯仰天地算凿,縱覽古今份蝴,得出的結(jié)論“一切無情”。因此氓轰,他的“忘機”婚夫,就帶有深刻的了悟性。
下闋寫詞人與參寥的友情戒努。詞人看穿了古今萬物请敦,無意去名利場上角逐,但他并沒有完全忘世储玫,更沒有忘情侍筛,他對生活的愛是執(zhí)著強烈的,他對友情是非常珍視的撒穷∠灰回想起在西湖與參寥子和詩飲酒、飽覽春山美景端礼、談禪說理禽笑、流連忘返的日日夜夜,詞人不禁從內(nèi)心深處對這位友人以知己許之——“算詩人相得蛤奥,如我與君稀”佳镜,以“詩人”稱參寥,正反映出二人志趣的投合凡桥。蘇軾才高學(xué)富蟀伸,一般是不輕易許人的,但對參寥的詩缅刽,曾不止一次地贊賞啊掏。如參寥的詩句“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東風(fēng)上下狂”衰猛、“風(fēng)薄獵獵弄輕柔迟蜜,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平山下路啡省,藕花無數(shù)滿汀洲”等娜睛,都是為蘇軾所激賞的髓霞。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共同興趣,是二人友誼的一個重要基礎(chǔ)微姊。
“約他年酸茴、東還海道”以下五句,表現(xiàn)了詞人歸隱之志的堅定兢交,進一步寫二人的友情薪捍。據(jù)《晉書·謝安傳》記載,謝安東山再起后配喳,時時不忘歸隱酪穿,但終究還是病死于西州門,未能實現(xiàn)其歸隱的“雅志”晴裹。羊曇素為謝安所重被济,謝安死后,他有一次醉中無意走過西州門涧团,覺而大哭而去只磷。詞人當(dāng)時被召還,且被委以顯官泌绣,但他“自首忘機”钮追,志在歸隱,因此阿迈,安慰友人元媚,說“我一定不會像謝安一樣雅志相違,使老朋友慟哭于西州門下”苗沧。說“愿”刊棕,說“不應(yīng)”,全從自我的感情落筆待逞,正表現(xiàn)了兩人情誼的深切甥角。 這首詞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平淡的文字抒寫深厚的情意,而氣勢雄放识樱,意境渾然蜈膨。“從至情中流出”道出了這首詞的特色牺荠。由于詞人與參寥有著共同的志趣,由于參寥品德的高尚驴一,他們的友誼是十分真摯的休雌。詞人所抒之情發(fā)自內(nèi)心,這種真摯的感情并不因文字的平淡而失去其深沉肝断、雄厚之力杈曲。這是“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論詩絕句》)的一種藝術(shù)境界驰凛,它看似容易,實際上只有少數(shù)作家才能達到担扑。元好問說蘇軾詞“性情之外恰响,不知有文字”(元好問《新軒樂府引》)。
此外涌献,詞中抒寫出世的高想胚宦,表現(xiàn)人生空漠之感,卻以豪邁的氣勢出之燕垃,使人惟覺其氣象崢嶸枢劝,而毫無頹唐、消極之感卜壕。詞人強調(diào)達觀和“忘機”您旁,使人感到的卻是他對友情的無比珍重。蘇軾達觀中充滿豪氣轴捎,向往出世又執(zhí)著于友情的個性鹤盒,于此可見一斑。
蘇軾 :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汇竭、書畫家葱蝗、美食家。字子瞻细燎,號東坡居士两曼。漢族,四川人玻驻,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悼凑。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璧瞬,天資極高户辫,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