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彤灶,靜而后能安看幼,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幌陕。
關(guān)鍵詞:大學(xué)
朱熹朱夫子在《大學(xué)章句》里面诵姜,他解釋這一段非常的簡單。他講止是什么?「止者搏熄,所當(dāng)止之地棚唆,即至善之所在也」,這是講『知止』的止心例,這個止就是我們應(yīng)該止住在哪里宵凌,不能夠動搖,不能夠偏離契邀。當(dāng)止之地摆寄,應(yīng)當(dāng)止住的地方是至善,就是第一句話講的止于至善坯门。至善當(dāng)然包括明德微饥、親民,所以自覺古戴、覺他欠橘、覺行圓滿是三者為一的,我們應(yīng)該止在這個地方现恼。知止的知是什么?「知之肃续,則志有定向」。這個知是我們明白叉袍,在理上通達(dá)了始锚,因此產(chǎn)生志向。志向是什么?就是止于至善喳逛。這就是古人所講的志在圣賢瞧捌。而這個圣賢是圓滿的大圣,這是我們修學(xué)的目標(biāo)润文。人姐呐,學(xué)貴立志,想要修學(xué)有所成就典蝌,最重要的是有志向曙砂。志向如果是在至善,這是最偉大最崇高的志向骏掀,沒有其它的志向比這個志向更高鸠澈,它是至善,圓滿的善截驮。
所以修學(xué)的過程笑陈,講究的是信、解侧纯、行新锈、證。你信了眶熬、你解了妹笆,你就有志向。信什么?信圣賢的教導(dǎo)娜氏,四書就是圣賢的教導(dǎo)拳缠,這里面講的義理我們統(tǒng)統(tǒng)相信。解是我們都要理解贸弥,把四書的道理窟坐、把圣賢人所說的教誨都徹底明白,你就是解悟。悟了之后怎么辦?要修哲鸳,悟后起修臣疑,就是講你要行,力行徙菠。力行是什么?把你所信的讯沈、所解的付諸行動,轉(zhuǎn)變你的心行婿奔。這一節(jié)是為我們講悟修的經(jīng)過缺狠。行有了效果、有了成就萍摊,你能證實圣賢人所說的道理完全是正確的挤茄,這叫證。這個證不是光在理論上明了冰木,而是你真正入境界穷劈,你自己成圣成賢。所以信解行證片酝,在這里《大學(xué)》是講囚衔,知止而有定、定而能靜雕沿、靜而能安练湿、安而能慮、慮而能得审轮。這個知是講信解;定肥哎、靜、安疾渣、慮篡诽,這是你的行;最后能得,得是你證榴捡。
所以起步要知止杈女,你懂了、明白了吊圾,開始修行达椰。修行第一步你能得到的是定,因為志立了项乒,心就定了啰劲,志要是沒立起來,那心是浮躁的檀何。得定以后蝇裤,心慢慢就靜下來廷支,這個「靜謂心不妄動」,這叫靜栓辜。心還在動恋拍,但是它不妄動,它所動的都是朝著自己的志向在動啃憎,心心念念向著圣賢之道邁進(jìn)芝囤,其它的雜念都放下似炎,心靜了辛萍。靜之后得安,安是什么?「謂所處而安」羡藐。不管你在哪里贩毕,不管你在做什么事,你的心總是安的仆嗦,安在什么地方?安在圣賢之道上辉阶。然后你能得慮,「慮謂處事精詳」瘩扼,你待人處事接物都有智慧谆甜,你能夠不亂,你能夠耐心做去集绰,跟一切人都能和諧规辱,你不會出差錯,這叫慮栽燕。漸漸智慧開了罕袋,這是由定而生慧,智慧開了以后碍岔,你漸漸入圣賢境界浴讯,就是得。得什么?「謂得其所止」蔼啦。所止是你原來所立的志向榆纽,止于至善,你這時候得到捏肢,你真正成圣人了奈籽。這是朱夫子給我們做的解釋,雖然很簡單猛计,但是修學(xué)的這種不同的境界給我們勾勒出來了唠摹。
下面我們來看《四書蕅益解》,蕅益大師對這一段的解釋奉瘤,他解釋得就更加深刻勾拉。他是結(jié)合大乘佛法煮甥,因為大乘佛法講修學(xué)的次第、境界藕赞,講得非常周詳成肘,確實比儒家要詳細(xì),非常值得我們相互的學(xué)習(xí)斧蜕,所謂取長補短双霍。蕅益大師解釋說,「止之一字批销,雖指至善洒闸,只是明德本體。此節(jié)指點人處均芽,最重在知之一字」丘逸。這個止于至善的止,在前面第一句話里面講到掀宋,明明德深纲、親民、止于至善這三方面劲妙,這個止是對至善而言湃鹊,但這三者是一不是三,所以它是明德的本體镣奋,至善講的是我們的自性币呵,明德的本體就是自性。
這節(jié)經(jīng)文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一個「知」字唆途,就是你真正明白了富雅,這個最重要。佛家講看破肛搬,看破了必定能放下没佑,放下什么?放下煩惱,放下執(zhí)著温赔,放下分別蛤奢,放下妄想。妄想分別執(zhí)著統(tǒng)統(tǒng)放下陶贼,你就圓成佛道啤贩。所以看破不容易,看破之后放下是很容易拜秧。修行道路上是知難行易痹屹,你知很難,知了之后要去行不難枉氮。所以這節(jié)經(jīng)文最重要是知這個字志衍,你知止之后暖庄,自然就能夠得定,就能夠靜楼肪,就能夠安培廓,就能夠慮,就能夠得春叫,順理成章肩钠,所以難在這個知字。有的人說暂殖,我都知了价匠,四書我都會背了,佛法我也都懂了央星,但好像煩惱還是很多霞怀,還常常有自私自利,還常常有貪瞋癡慢莉给,這怎么回事?這是他還沒知。真正知了他肯定能行廉沮,知行是合一的颓遏,你知道一分必定行得一分。假如你不能去行滞时,說明你還沒有知叁幢,你所知的僅是皮毛辭章而已,對那個義理并沒有通達(dá)明了坪稽。真正懂得曼玩,豈有不去做的道理!真正明白的人,還會干胡涂事嗎?還會干胡涂事窒百,說明他還沒明白黍判,所以最重在知之一字。
下面蕅益大師引《圓覺經(jīng)》篙梢,這是大乘經(jīng)典顷帖,「《圓覺經(jīng)》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渤滞。離幻即覺贬墩,亦無漸次」,這是告訴我們知的重要妄呕。知幻陶舞,是了解宇宙到底是什么樣的,知道它的本來面目绪励。宇宙是什么?幻相肿孵,是我們一念心性幻現(xiàn)出來的论咏,它不是實有的。這個心性本身是空寂的颁井,了不可得厅贪,沒有形相。那它幻現(xiàn)出來的雅宾、變現(xiàn)出來的宇宙养涮,當(dāng)然也是了不可得,所以稱為夢幻泡影眉抬。這是由心性產(chǎn)生的幻相贯吓,相上說有,性上是無;事上是有蜀变,理上是無悄谐。所以說有叫假有,也叫妙有库北,假有就是真空爬舰。如果對這個道理真正明白,你知幻寒瓦,你就能離了情屹,離什么?離開妄想分別執(zhí)著。你想想杂腰,眼前的一切境界統(tǒng)統(tǒng)是夢幻泡影垃你,就像你在作夢,夢中是有境界喂很,可是真有嗎?假的惜颇,作夢當(dāng)然是假的。你明明看見了少辣,真有凌摄,是在夢中有個老虎來追你、咬你毒坛,你真痛望伦。事上是有,可是它當(dāng)體即空煎殷。
一個人躺在那兒睡覺作夢屯伞,他夢到老虎來了,我在他旁邊豪直,我就看不到劣摇,那是他自己的心幻現(xiàn)出來的景象,不是真的弓乙。凡夫作夢末融,不曉得自己在作夢钧惧,所以在夢中迷惑顛倒,冤枉受苦勾习。圣人覺悟了浓瞪,知道這是夢幻,知道以后巧婶,絕對不會有妄念乾颁,更不會有恐懼。所以這是用智慧朗照艺栈,這是「依般若般羅蜜多故英岭,無有恐怖」。一切境界都不能讓他動心湿右,這是儒家講的大勇者诅妹。夫子講,勇者無懼毅人,仁者無憂吭狡,智者不惑。智仁勇堰塌,圣人統(tǒng)統(tǒng)具備赵刑,具備智仁勇,秘訣在哪里?就是知幻场刑,知道這是假相。憂什么蚪战,恐懼什么牵现,迷惑什么?統(tǒng)統(tǒng)是假相,所以放下妄想分別執(zhí)著邀桑,立刻證入圣人境界瞎疼。不作方便,不用靠其它的方法壁畸,就這知字就能解決贼急。所謂即相離相,就在境界當(dāng)中捏萍,你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太抓,你就離相。這個離相是心離開相令杈,不著這個相走敌,這叫離幻,離開幻相逗噩。離幻即覺掉丽,你心不著相跌榔,不起心不動念,你立刻就覺悟捶障,般若智慧就現(xiàn)前僧须。你自覺、覺他项炼、覺行圓滿担平,當(dāng)下得到,大學(xué)之道當(dāng)下圓滿芥挣,沒有漸次驱闷,就是不需要循序漸進(jìn),不需要次第空免,這是圓頓大法空另。實在講,真的蹋砚,覺悟就是你這一念之間扼菠,一念能夠明了眼前境界都是幻相,你不取于相坝咐、如如不動循榆,你就覺悟了,你就成大圣人墨坚、成佛了秧饮。所以「知」字多么可貴!
下面引《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里面的經(jīng)文,「《大佛頂經(jīng)》云: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泽篮,然后圓成果地修證盗尸,即知止之謂也」。知止是講以不生不滅為本帽撑,什么是不生不滅?自性泼各。自性本不生滅,本無動搖亏拉,這是我們修行所依的根本扣蜻,這叫稱性起修。修因是修成佛的因及塘,成圣的因莽使,就是大學(xué)之道。修因而后證果磷蛹,然后圓成果地的修證吮旅。果地是大圣的果地、佛的果地,你能夠圓滿成就庇勃,修證也圓滿檬嘀,大學(xué)之道圓滿了。這個依自性而修叫稱性起修责嚷,修什么?修我們自性本有的鸳兽、如來果地上的德能,叫全修在性罕拂,所以這是講到知止揍异。
下面說,「此中知為妙悟爆班,定衷掷、靜、安柿菩、慮為妙修戚嗅,得為妙證」。這里講到幾個動詞枢舶,知止的知是什么?妙悟懦胞,悟是悟入。這個悟最初步是解悟凉泄,在道理上明白躏尉,解悟『笾冢可是解悟你還沒有得胀糜,必須得修。修是按照定蒂誉、靜僚纷、安、慮這個層次修上去拗盒,光解而無行不能證得。但是解悟非常重要锥债,所以我們必須要學(xué)習(xí)圣賢之道陡蝇,才知道我們的修行的方法、境界哮肚。這里講的知為妙悟登夫,這個妙,妙在哪?這是用智慧允趟,它不是靠我們用思想用邏輯分析推理而得到的這些概念恼策、知識,不是,那個悟就不叫妙悟涣楷。這個妙悟是什么?不能用起心動念分唾,豁然明白。怎么得到?必須要你心專注狮斗,把妄念都能息掉绽乔。息掉妄念的方法,古人就用讀書碳褒,佛家用坐禪折砸、用念佛。修行的方法不同沙峻,但是它效果是一樣睦授。不知道我們有沒有這樣的體驗,當(dāng)我們讀書的時候摔寨,讀到這些圣賢的典籍去枷,有些道理好像不太明白,于是你一遍遍的讀祷肯,不必去想它沉填,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佑笋,你一遍遍的讀翼闹,默而識之,靜靜的去領(lǐng)悟蒋纬,忽然之間這道理就貫通猎荠。因為那個時候你的妄念暫時放下,智慧現(xiàn)前蜀备,你就悟了关摇、通了。這個悟叫妙悟碾阁,這個知才叫真知输虱。悟后起修,其實修和悟相輔相成脂凶。悟了之后一定會修宪睹,修了之后一定能悟。悟入一分蚕钦,修證就得力一分亭病,修的功夫提升一分,你的悟也就提升一分嘶居,相輔相成罪帖,所以知為妙悟。這一段,包括前面一句和這一節(jié)都是講妙悟之門整袁。
底下「物有本末菠齿,事有終始」,這是講到妙修葬项。這里講泞当,定靜安慮為妙修,得為妙證民珍。所以這里講的是信解行證的修學(xué)次第襟士,都有個妙字,妙是什么?漸漸脫離妄想分別執(zhí)著嚷量,而后明心見性陋桂。底下給我們解釋定、靜蝶溶、安嗜历、慮、得這五個名相抖所。什么叫定梨州,『知止而后有定』,這個定怎么講法?蕅益大師這里是引用《楞嚴(yán)經(jīng).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的經(jīng)文來解釋田轧,「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暴匠,名能定」。觀世音菩薩在修行當(dāng)中傻粘,他修學(xué)的法門是耳根圓通每窖。其實人的六根都可以用來做為修行的工具,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弦悉。但是我們地球上的人類窒典,佛跟我們講,耳根最利稽莉,所以用耳根來修是最容易的瀑志,所以觀世音菩薩選擇耳根圓通。耳是聽聲音污秆,六根所接觸的對象不一樣后室,眼是見色,耳是聞聲混狠,鼻是嗅香,舌嘗味疾层,身觸物将饺,意念法。我們單提耳根來講,它聽聲音予弧。
我們一般凡夫聽聲音怎么聽?聽外面的那個聲音刮吧,外面車經(jīng)過了,聽到隆隆隆的聲音;有人在講話掖蛤,聽到外面有人講話杀捻。這是什么?我們的耳根去緣外面的聲塵境界,攀緣那個聲音蚓庭,凡夫所謂的耳聞聲是這么個聞法致讥,心跑到外面去了。孟子說這叫放心器赞,把心放出去垢袱。孟子舉了個比喻,一般人如果家里養(yǎng)了雞港柜,這雞如果跑出去请契,被放走了,你去把牠抓回來夏醉,你能夠求其放雞爽锥,放出去的雞你把牠追回來∨先幔可是我們的心一天到晚跑到外面境界上去了氯夷,眼見色,心就跑到色上去了释树,色是講外面的一切形相;耳聞聲肠槽,心又跑到聲上去了;鼻嗅香,心又貪戀那個香味了奢啥,等等秸仙,一天到晚心都跑到外面去。孟子告訴我們桩盲,「學(xué)問之道無他寂纪,求其放心而已」,你把放出去的這個心收回來赌结,這就是真正圣人的學(xué)問捞蛋。
觀世音菩薩也是用這個學(xué)問,耳聽聲柬姚,他的心不會跑到外面去攀緣那個聲塵拟杉,六根不攀緣六塵,而是什么?收回來量承,觀自己的心性搬设,叫「反聞聞自性」穴店,要反過來。耳一聽聲音的時候拿穴,心一動泣洞,馬上收回來,把心定住默色,外面的聲音也就不會妨礙我們球凰,妨礙不了自己的內(nèi)心。譬如說外面有什么誘惑的聲音腿宰。過去在三國時代有位大儒叫管寧呕诉,年輕的時候有個同學(xué)跟他一起,叫華歆酗失。兩個人一起讀書义钉,結(jié)果聽到窗外有達(dá)官貴人的車馬走過,管寧一動不動规肴,依然專注的讀書捶闸,華歆這時候忍不住跑到門外去觀看。等華歆回來之后拖刃,管寧拿刀把兩人的席位割開删壮,跟華歆劃清界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兑牡。為什么?華歆讀書心往外跑央碟,不專注,貪戀外面的六塵境界均函,羨慕人家的名聞利養(yǎng)亿虽,這種人不能真正得到實學(xué),所以管寧不與他為伍苞也。管寧就能做到心不動靠粪,他的心不會攀緣外面的聲塵丈秩,這個動相就不生特幔,這是學(xué)問第一步奢人,先要破除動相。我們是以音聲來做例子殷勘,耳根做例子此再,六根接觸六塵都是一樣,道理可以依此類推玲销。
先放下動相之后输拇,你的心就定下來。這一定下來就顯出什么?靜相贤斜。它還是有相淳附,靜相议慰。你心不攀逐外面的聲塵,你會不會攀自己內(nèi)心靜的境界?這講耳根奴曙。眼根也是一樣,眼睛草讶,張大眼睛看外面的世界洽糟,凡夫攀緣外面境界,這是動相堕战。如果你閉上眼睛不看坤溃,所謂非禮勿視,你會不會又著靜相?動相放下了嘱丢,又有了靜相薪介,這又是一個障礙,障礙什么?障礙我們的自性越驻。所以我們修行要提升汁政,不能夠停在第一個境界上不動。你放下了動相缀旁,但是你留戀靜相记劈,這有所著,你也不能明其明德并巍,也不能止于至善目木。所以心不著動相,也不著自己的靜相懊渡,動靜兩個結(jié)都解開刽射,這叫「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個境界叫定剃执。
接下來說靜誓禁,蕅益大師說,「外境不擾故忠蝗,聞所聞盡现横,名能靜」。外面的境界阁最,它包括兩種戒祠,一個是動相,一個是靜相速种。像管寧他能做到不受外面動相的干擾姜盈,這是外境不擾∨湔螅可是如果著了靜相馏颂,那靜相也是境界示血,也是外境,那會不會受干擾?要能做到動靜二相都不干擾你救拉,你才能夠提升难审,提升到什么?聞所聞盡。這個聞是講能聞的耳根亿絮,所聞是耳根所接觸到的境界告喊,就是聲音。能聞和所聞兩者皆不可得派昧,都放下黔姜,這叫聞所聞盡,你看這又進(jìn)一步蒂萎。剛才講到動靜兩個相都是外境秆吵,都是你的所聞;現(xiàn)在不僅是所聞,能聞也要把它泯滅五慈,能聞纳寂、所聞兩者都放下,這叫聞所聞盡豺撑,你就得到靜的境界了烈疚。所以,能聞的耳根聪轿、所聞的音聲爷肝,音聲包括動靜兩個結(jié)統(tǒng)統(tǒng)解開,能聞的耳根這個結(jié)也解開陆错,又解開了一結(jié)灯抛,第三個結(jié)了。
下面講安音瓷,「內(nèi)心無喘故对嚼,覺所覺空,名能安」绳慎。這又要進(jìn)一步纵竖,這一步是得到人空,就是前面所說的能聞所聞俱盡杏愤,就是都泯滅了靡砌,但是絕不能半途而廢,還要一往直前珊楼。能聞的耳根通殃、所聞的聲塵都沒有了,那你知道嗎?你知道厕宗,知道是你有覺画舌,這個覺是覺照堕担,是屬于智慧,這凡夫做不到曲聂。這個智慧朗照霹购,它能覺照到根塵俱空。我們現(xiàn)在都以耳根做例子朋腋,能聞的耳根厕鹃、所聞的聲塵都空了,就是你能覺乍丈。可是你要知道把将,你有能覺轻专、有所覺,你還有能所察蹲,你又住在這里面请垛,這還不行。這個時候你得到人空洽议,就是人我執(zhí)放下宗收,這個執(zhí)著放下了,可是你還有法我執(zhí)亚兄。在佛家里面講混稽,你證得了小乘涅盤境界,你證得阿羅漢审胚,證得阿羅漢是小圣不是大圣匈勋,為什么?因為他只能得人空,沒有得法空膳叨。要百尺竿頭更進(jìn)一步洽洁,繼續(xù)加功用行,把能覺菲嘴、所覺都放下饿自,這叫「覺所覺空」,能覺和所覺都空掉龄坪,這又破了一個結(jié)昭雌。所以前面講的動、靜悉默、聞這三個結(jié)城豁,再往下這是覺,這個結(jié)也得要打開抄课。能覺是智慧唱星,所覺是境界雳旅,有智慧、有境界這是兩個间聊,有相對攒盈,沒有入不二法門。要智哎榴、境圓融在一起型豁,就覺所覺空,破了覺這個結(jié)尚蝌,這叫能安迎变。
再往下是講能慮,「煩惱永寂故飘言,空所空滅衣形,名能慮」。剛才講的覺所覺空姿鸿,這個空是空觀智谆吴,就是你能夠覺照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苛预,不僅境界的動靜二相皆空句狼,而且六根和六塵這兩個相對的都空,你是能覺热某。能覺和所覺也空掉腻菇,這是你得到空覺了,覺都空了苫拍,你這個智慧叫空觀智芜繁。可是要知道绒极,有空就是還有個結(jié)骏令,能空、所空垄提,這還是個相對的概念榔袋,還有個能所,一個能一個所铡俐,還是有對立凰兑,沒有達(dá)到圓滿的境界。要怎么樣?現(xiàn)在要空所空审丘,空和所空吏够,就是能空、所空一起都息滅,這個時候你就做到煩惱永寂锅知,所有的煩惱都寂滅播急。這個煩惱是講妄想分別執(zhí)著,妄想是無明煩惱售睹,分別是塵沙煩惱桩警,執(zhí)著是見思煩惱,統(tǒng)統(tǒng)都滅盡昌妹。能空捶枢、所空都解除,你又解開了一個結(jié)飞崖,這叫空結(jié)烂叔,又去除一層障礙,你證得法空固歪。證得法空长已,要知道,這是法身大士昼牛,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康聂。天臺家講的你是分證即佛贰健,真的是大圣,不是小圣恬汁,但是這個大圣還沒有到最圓滿的境界伶椿,還得繼續(xù)提升。
到最后氓侧,「寂滅現(xiàn)前脊另,如鏡現(xiàn)像故,忽然超越约巷,名能得」偎痛。在《楞嚴(yán)經(jīng)》里講的「生滅既滅,寂滅現(xiàn)前」独郎,這是由剛才講的空所空滅提升踩麦,你破了空結(jié),也就是你證得了人空和法空氓癌,你的煩惱永滅谓谦。可是你這個滅還是一個結(jié)贪婉。所以你看這六個結(jié)反粥,一個動;一個靜;還有我們的根,耳根,六根;覺才顿,能覺所覺;空莫湘,能空所空;滅,還有生滅娜膘,就是還有生相無明逊脯,這還是個煩惱,全都是生滅法竣贪。要把這些結(jié)統(tǒng)統(tǒng)解開军洼,「生滅既滅」,這六個結(jié)都解開了演怎,生滅法全部放下匕争,這時候寂滅現(xiàn)前。這個「寂」是完全離開了相互對待的寂爷耀,「滅」也是離開了相對的滅甘桑,如果還有能滅所滅,那個滅還不是真的滅歹叮。所以這個寂和滅都是從無始來本自不動跑杭、本自無生的寂滅。這是我們的本覺理體咆耿,也叫如來藏德谅,也叫真如實際,也叫大光明藏萨螺。這個大光明藏現(xiàn)前窄做,「如鏡現(xiàn)像」,這是比喻慰技,大光明藏像寶鏡一樣能夠照現(xiàn)一切境界椭盏,但是卻永處在寂滅當(dāng)中。
然后「忽然超越」吻商,超越什么?超越世出世間掏颊。不僅超越世間,世間是講六道輪回艾帐,也超越出世間蚯舱,超越十法界,甚至超越一真法界里面的四十一個位次掩蛤。這個果報是什么?「獲二殊勝故」枉昏。忽然超越了,這叫能得揍鸟,得是什么?你證得法身兄裂。這里為什么講忽然?忽然是講一念句旱,它快速,一念頓證晰奖,它不需要時間谈撒,所以叫忽然。我們現(xiàn)在迷惑了也是忽然迷惑匾南,一念迷了就產(chǎn)生十法界啃匿、產(chǎn)生六道;一念覺了,頓證蛆楞,妄想分別執(zhí)著同時放下溯乒,自性光明圓滿現(xiàn)前,你超越世出世間豹爹,你得到兩種殊勝裆悄。在《楞嚴(yán)經(jīng)》講,第一種殊勝是所謂的「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臂聋,與佛如來同一慈力」光稼。你上跟佛本妙覺心,就是圓滿的自性相合孩等,跟佛如來同一個慈力艾君,這個慈力是救度一切眾生。第二個殊勝肄方,「下合十方六道眾生腻贰,與諸眾生同一悲仰」。這眾生都很悲哀扒秸,很值得同情,都仰望佛菩薩救度冀瓦,你也能夠跟眾生同一個悲仰伴奥,為什么?因為心性是相同的。所以為什么觀世音菩薩能夠?qū)ぢ暰瓤嘁砻觯幤砬笄帒?yīng)?正是因為他能夠做到耳根圓通拾徙,而能得到這兩種殊勝。上跟諸佛同一慈力感局,下跟眾生同一悲仰尼啡,所以能夠,只要眾生一呼他的名號询微,「南無觀世音菩薩」崖瞭,觀世音菩薩立即能夠現(xiàn)身救度眾生。這講到能得〕琶現(xiàn)在時間到了书聚,我們先休息,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雌续,大家好!我們繼續(xù)來學(xué)習(xí)《大學(xué)》斩个。剛才我們將《大學(xué)》第一個段落里面講的性修旨趣分兩小段,一個是講到妙悟之門驯杜,另外一個是講到妙修之?dāng)⑹苌丁C钗蛑T我們學(xué)習(xí)完了,它是《大學(xué)》前面兩節(jié)的經(jīng)文鸽心。底下我們來講「妙修之?dāng)ⅰ构鼍郑蛄酥笞钪匾氖且蕖C钚拗當(dāng)⑦@個「敘」是總敘再悼,先給我們和盤托出修學(xué)的次第核畴、本末、終始冲九、先后谤草,然后底下一個大段再給我們詳細(xì)說明妙修的次第。我們前面講到妙修莺奸,這個「妙」字丑孩,是真正在看破放下,向著不分別不執(zhí)著灭贷、不起心不動念的方向去用功温学,最后能夠明心見性,成就大圣甚疟,圓滿大學(xué)之道仗岖。